长春工业投资因何实现强劲增长?
今年前9个月,我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8.6亿元,高于全省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东北四市首位,在区域经济如此艰难的大背景下——
长春工业投资因何实现强劲增长?
在东北经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艰难时期,长春,却以前三季度7.3%的GDP增速,在东北率先确立了企稳增长的良好态势。而几乎是长春经济半壁江山的长春工业,更以8.6%、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贡献了重要的支撑力量。
在市工信局投资处,一张图表和一组数字令人振奋、耐人寻味:今年前9个月,长春工业在建施工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4032个,同比增长110%;亿元以上项目334个,同比增长5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48.6亿元,同比增长15.5%;长春工业投资占全省工业投资的34%,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9.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增速12.3个百分点;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长春工业完成投资额居第二位,投资增速居第二位;在东北四市中,长春工业完成投资额居首位,投资增速居首位。“更令人欣喜的是,民间工业投资增速较快,完成1783.9亿元,同比增长37.3%,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1.1%。”说起这些,处长郭铁成面带喜色。
从已有23家企业落户的长春光电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到正在建设的总投资50亿元的亚泰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园;从前10个月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92.4亿元的长春新区,到完成工业投资223.4亿元的农安县……在长春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工业投资强劲增长的悦耳足音随处可以倾听,紧张繁忙的工业项目施工场面随处可以看见。
是怎样的城市战略与发展气场带来了如此令人惊喜的投资增长?记者期待在采访中获得答案。
城市战略气场
催生工业投资“磁场”
“在东北经济爬坡过坎、艰难筑底的大背景下坚定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的长春信心和强大气场,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给长春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有效市场资源、真金白银政策红利、实在高效城市服务的巨大磁场作用,是长春收获工业投资强劲增长的关键所在。”记者与郭铁成处长的感触不谋而合。
从3月初首次接触、到3月底项目签约,再到4月底开工建设,充分体现“长春速度”的华为长春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厂房、机房楼、辅助楼等主体工程建设,与之配套的5家电子商务中心全面开工,具备承载业务系统的能力。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长春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也将是东北亚地区云计算数据的核心汇聚节点。
谈起投资长春、落位长春的原因,华为公司长春基地负责人说:“长春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化升级的潜能巨大,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具有独特的区位、科技和人才优势,特别是目前长春市明确了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发展信息产业,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华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践行省委“三个五战略”和“打先锋、站排头”要求,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春将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加快推动长春工业向内涵发展转型、向创新驱动转型、向绿色低碳转型、向智能制造转型、向服务化发展转型”,将坚定不移地打造汽车、农产品加工和轨道客车三大世界级产业基地,并力争在“十三五”末,把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等六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新千亿级产业……长春工业的上述城市战略,无疑向吉林、向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创新发展的巨大空间,必将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奔城市战略而来、奔市场而来、奔资源而来、奔前景而来……众多企业家用独道的眼光把长春确定为工业投资的“不二之选”。郭铁成介绍,为了吸引更多工业投资,今年年初以来,市工信局围绕建设“三大世界级产业基地”、“六大新的千亿级新兴产业”目标,重点谋划了50个重大项目,目前已经实现对接22个。
城市创新动能
点燃工业投资激情
从高空俯瞰,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航空信息产业园的“天字形”厂房格外壮观。作为我国首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星载一体化”、“机载一体化”等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已经建立了从卫星、无人机研发与生产到提供遥感信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回眸奋进足迹 再创新的辉煌”栏目,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展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2016年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基本经验,鼓舞斗志、提振信心、统一思想,为我市全面推进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公司副总经理贾宏光说,这个项目是长春光机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工程建成后可年产30颗卫星、200架无人机,二期工程计划2018年开工,主要致力于数据开发等。公司还与省、市政府联合成立了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的“吉林省航天信息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鼓励进行航天信息项目的创新创业。“我们希望随着卫星技术的提升、应用市场的逐步打开,能引领长春成为一个‘航天城’。”贾宏光充满信心地说。
与上述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不同,位于长春新区的长春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则是依托我市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建设的引领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力作”。据公司副总经理樊民野介绍,该项目总投资34亿元,占地面积45.3万平方米,将建成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研发中心及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力争5年内建设成为全国技术先进、规模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完成6万平方米的厂房主体结构建设,预计明年下半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这个处处充满着科技创新味道的项目,不仅为长春这座“汽车城”注入活力,还将打造一个新能源的全产业链。“我们不光要做新能源汽车,还要做相关储能产品,把风电、光电存储起来,通过把储能电池放到电网上,解决风电和光电上不了网的问题。”樊民野说。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发掘运用好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应化所和吉林大学等城市创新中坚力量的创新金矿,如何以科技创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考验着城市智慧。
市工信局科技处处长苗勋介绍,为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驱动,市工信局大力推进“1+4”创新工程,即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实施产品创新工程、协同创新工程、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推进工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变。
政策与服务
成就“双轮驱动”
长春工业投资前三季度强劲增长,政策的“真金白银”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打出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个个含金量极高的涉及融资、税收、人才等多方面的政策相继出台,增强了工业投资吸引力。
致力于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生产研发基地”的吉通中德工业园,目前已经完成1平方公里的汽车零部件轻量化园区建设并投入使用。“当时选址时,包括长春在内的几个东北中心城市均向企业抛来了橄榄枝。后来之所以选择落户在长春市双阳区,主要原因是长春的地缘优势和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是我们企业特别看重的。”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吉宝说。
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我市自上而下建立起从市领导到相关部门负责人分级包保责任制,把项目落到部门、落到人头,从而形成推进合力,使工业项目建设一路快马加鞭。
搭建融资平台、提供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热切期盼的。4月12日,市工信局联合长春高新区举办了“服务中小企业项目对接会”,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市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面向20多家智能装备、光电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推介了贷款项目,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前三季度,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工业企业担保额度较同期增加23850万元,同比上升22.9%。
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对厂区环境改善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给新厂区选址,公司多方考察,最后选择了长春光智园。公司总经理勾阳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园区办公人员不但给予专业指导,甚至还直接领着我们到各个职能部门去办。我认为,在光智园,企业和政府已经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长春有优势、有动力、有压力,而工业投资的强劲增长正是全市上下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理念,打造“五个升级版”、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生动实践,更是长春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记者 尹帼珩 张晓黎 张 佳 赵猛佳)
(责任编辑:章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