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奏响调结构“协奏曲”
新常态下,长春工业经济在经历短暂的增速下滑后迅速回稳,其背后的动力何在?记者梳理发现,近一年来,我市工业领域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不断加快调整步伐,有力地支撑了工业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
产品:向“高精尖”迈进
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是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如今,天景正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行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正是一项项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天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天景上市了一款新饮品——玛咖饮料,这是该公司与某学院共同研发的一款功能型饮料,为生产这款饮料,公司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生产线调整和包装设计等工作。
这个曾以速冻黏玉米为主要产品的食品加工企业,现在已经成为大型食品制造商,其产品涵盖饮品、休闲食品等五大类百余种。如今,企业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都有多款新品上市。
天景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只是长春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市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传统产业一般都是以产品的升级换代来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使企业向技术创新型方向转变,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市先后制造出时速38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中国最先进的光电编码器,国内尺寸最大最清晰的LED显示屏,填补国内空白的直线电机等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来自市工信局的数据显示,每年我市首次投产的工业新产品都在500项以上,产品的更迭推动了企业创新步伐,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向“新兴”进发
聚乳酸,以玉米、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的新型生物降解材料,是未来最有希望撼动石油塑料地位的替代品,其蕴藏的巨大市场全球瞩目。新常态下,经开区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对准了以聚乳酸为主的生物制造产业。目前,经开区内全国首个聚乳酸产业聚集区——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基地已粗具规模,区内落位了山东必可成、浙江海正等一批大项目并已投产。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这一战略指引下,我市重点培育的生物医药、光电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数据显示,2014年,我市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6.2%,较2010年占比翻了一番,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下转3版)
企业:唱响“融合”曲
长春市金享工贸有限公司几年前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如今却已成为全国冷弯型钢制造行业的翘楚,铁路部门每开发新车,都会发来图纸,与其同步研发设计。“金享”的一飞冲天,离不开其对于长客股份公司的配套,搭上“长客”这趟快速发展的高速列车,“金享”顺利实现了由小企业向中型企业的跨越。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大企业、中小企业两手抓、两手硬”,同时,不断提高地方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配套融合发展,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除“金享”外,我市还有一大批中小型企业快速长大,使我市亿元产值俱乐部不断扩容。目前,我市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已达到637户。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实施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等战略以来,一大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每年全市新增民营企业超1万户。全市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
通过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我市工业经济协调配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内生发展动力逐步形成,这不仅为经济换挡期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也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记者 苑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