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小区地下车位物业管理费 你知道多少?

15.12.2014  14:05

12月12日傍晚,在长春市洋浦大街一小区,由于车位物业管理费的问题,一位业主和物业经理发生严重冲突,双方都受了伤,还进了派出所。

因地下车位物业管理费引发冲突

12月12日17时30分许,在洋浦大街某小区,业主王女士(化姓)和丈夫驾车回家。他们要将车停到地下车库,但保安员不允许,因为他们一直没交本年度的车位物业管理费。

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保安员找来了负责地下车库管理的物业经理。物业经理和王女士的丈夫话不投机,由推搡升级为打斗,双方报警。

民警将人带到派出所调查,因两人都只受了点儿外伤,经调解,双方和解。回到小区后,王女士和丈夫交了一年的车位物业管理费,车进了地下车库。

业主:没给供暖 漏水还把车泡了

王女士说:“我家不交这个费,是因为物业服务不到位,而且去年夏天一次下雨,车库漏水把我的车给泡了,花了好几千元维修费呢。”

三年前她家入住时就花了14万元买了地下车位,面积20平方米。第一年她交了约1000元的费用,包括供暖费,但并没有给供暖。有车业主们因此不满,物业公司也就没再收过管理费。今年11月份,物业公司又要收管理费,王女士坚决不同意交。

物业:按这个价位提供的服务已完全达标

物业经理:“我们的车位物业管理费长春市可以说是最低的,但业主还不交,不交费肯定不能进车库。他们说的车被泡坏的事,他们当时没找过物业公司,我没听说过。”

物业经理还称,物业公司在和业主签署地下车库物业管理费合同时,定价非常低,每年仅为360元,每月平均才2元。三年前收费时收了1050元,其中还包括690元的供暖费,但由于一些问题,供热公司没给供热,所以这690元钱就作为此后两年的物业管理费了。今年11月1日起是第四年提供服务,所以要向业主们继续收费。

不过,少数业主仍不同意交费,理由是服务不到位,“我们负责照明、保洁、保安巡逻等,按照这个价位提供的服务已经完全达标了。”物业经理说。

■调查

多个小区业主反映地下车位收费不合理

长春市多个小区业主反映,自家小区地下车位物业管理费偏高,但由于无处停车,只好接受物业公司的“霸王合同”。

A:王女士家住经开区某小区

王女士 :买的地下车位16万元,15平方米,每年物业管理费1200元,按每月平均来算,每平方米的物业费近7元,相当于住宅物业费的5倍多。她说,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也就是照明、保洁、门岗等服务,而且水泥地面还严重起灰,车总是被弄得很脏。

物业公司 :收费是合理价位,盈利空间并不大,基本上都用于物业管理了。每天都有专人对地下车位进行清洁,但水泥地面的确起沙了,目前正协调开发商进行处理,争取明年对地面重新维护。

B:张先生家住绿园区某小区

张先生 :地下车位每月租金500元,每年物业管理费1440元,每月120元,车位15平方米,折合到每月,每平方米物业费8元,是住宅物业费的6倍多。

服务不好,冬季车轮都带着冰雪,化了满地泥却无人清理。另外,车位电子卡只允许同一辆车进入,换了其他的车就无法刷卡识别。

物业公司 :冰雪融化的情况较难清理,但会尽力解决。至于车位卡绑定车号,如果取消了,就会导致一些人使用别人的车位卡划卡进入地下车库,很难进行管理。

C:李先生家住汽车区某小区

李先生 :我家的地下车位物业管理费每年600元,车位平均15平方米,折合到每月,每平方米物业费约4元。该小区住宅物业费1元左右,车位约是住宅物业费的4倍。

物业公司 :我们小区相比长春市其他小区,车位和住宅物业费价格偏低,多次想上涨,但因业主不同意而未能实现。

■业内

多数地下车位管理费偏高

折合成每平方米计算,车位的物业管理费为何远高于住宅?这些费用都哪去了?业主们纷纷质疑。

据一位了解物业管理的业内人员介绍,大多数物业公司收费的确偏高,按照长春市的经济消费水平,地下车位的物业管理费成本,按照每辆车15平方米来计算,支出基本都在300元到600元之间,即使再高档的服务,也绝不可能超过千元。那么,物业公司多收取的费用,就全都是“利润”。

地下车位物业管理费高,首先是因地下车库要配置的装置及人员的单位比例要比住宅高得多,所以要收取高于住宅的费用。其次,物业公司收取住宅物业费存在困难,各小区都有不同比例的住宅业主不交物业费,所以物业公司就要在车位物业费上“找补”,而且因为车位稀缺,并可用出入卡来进行限制,车位物业费比较容易收取。

■监管

管理部门不予定价指导

记者从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物业处了解到,目前长春市的物业管理费用采取市场调节手段,管理部门不予定价指导,全由物业公司和业主签订合同,双方认可即可。至于有些小区物业费过高,是由于车位稀缺造成的,也是市场调节的一种体现。

就业主们反映的“霸王条款”问题,可以拨打12358价格举报热线,将情况反映给长春市价格监督检查局,由该部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规定,以调节物业公司过高的收费。 本报记者 刘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