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在举国上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程中,主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均在转换发展动能,加快构建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的长春,也在领跑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实践中,加快构建立足服务全省、带动长吉图、辐射周边3000万人口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日前,、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前三季度,长春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4.5∶49.6∶45.9调整到3.8∶49.7∶46.5,服务业连续保持跑赢GDP增速,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成为拉动长春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主导力量。
本月5日,力旺广场城市综合体正式开业,万达影院、当当阅界、星巴克、美丽田园等知名品牌入驻,文创、儿童娱教、美食、生活配套等主题板块吸引大批市民。
力旺广场城市综合体是2017年长春投入运行的第6个城市综合体,沿时间轴逆推上去:车城万达广场、中东砂之船奥莱、新城吾悦广场、欧亚新生活、欧亚商都乐活里,都在今年开业。
一座城市综合体,就是一个区域坐标,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一个地区的商业发展水平。
而红红火火的城市综合体,只是长春服务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前三季度,长春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总量规模化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983亿元,同比增长8.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1%,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2.7%,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94.7%。
结构优质化加快——服务业新兴行业发展迅猛,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86.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5.0%,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引擎。
布局集聚化加快——现代服务业重大载体的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继续提升。城市商业综合体、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领跑全省, “双创”基地遍地开花,总数达到221个,腾讯、网易、科大讯飞等重点企业纷纷入驻长春。
品质高端化加快——“优势牌”“特色牌”“融合牌”初见成效,旅游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冷冰雪”逐步转化为“热资源”;“大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农博会等展会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会展经济高地正在构建。
功能专业化加快——东北亚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净月西区、南部新城两大金融服务集聚区功能不断完善;长春传化公路港、长春新区东北亚国际物流港正式启动,加快推动了物流体系的完善;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多业态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服务业在长春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得益于长春解放思想,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哈长城市群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等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产业、科技等优势,主动适应新常态,以服务业攻坚战为载体,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载体平台,创新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具有“长春特色”服务业发展体系的创新实践。
创新供地模式,实施差别化地价政策——为保障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我市采取实行差别化土地出让价格的创新型供地模式,着力吸引新业态、新模式项目落位建设。目前,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一批13个拟出让地块,已有9个地块完成挂牌出让,加快了项目落位。
创新政策体系,吸引项目落位发展——我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21条意见及配套细则,在资金投入、用地保障、财税支撑、行业扶持等方面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具体量化的扶持措施。
目前,已启动两批政策兑现工作,惠及企业500余户;减免税款惠及企业(含个体工商户)800多户。
创新审批方式,探索承诺审批制园区建设——创新推进长春新区承诺审批制园区建设,对项目审批实行容缺受理、承诺审批制,同时探索并联审批、分段实施新模式,有效压短审批时限,新落位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欧亚北湖购物中心、龙翔现代物流大厦、龙翔国际商务中心等项目相继落位,及时开工建设,为项目争取更多建设时间。
创新服务机制,建立项目服务秘书制——我市实施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服务秘书制,重点在项目前期落位、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三个环节做好服务,促进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早落位、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脚踏实地的全方位创新,正不断将长春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的发展优势。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抓布局优化,在集聚发展上下功夫;抓项目建设,在积累后劲上下功夫;抓政策落实,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抓企业入库,在积蓄后劲上下功夫,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更优、更快、更强,尽快使长春步入服务业为主要驱动力量、新“四化”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