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公参民”学校开启改革 师大二附小已退回公办
5日,网上转载了长春市教育局发给东北师范大学的函,明确东北师大二附小、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已退回公办。
东北师大这两所“公参民”学校“退公”释放出什么信号?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将意味着哪些改变?
解读
长期以来,“公参民”学校在长春市民眼里都是一些优质学校,此类学校一直是家长择校的热点。
“到底什么是‘公参民’学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学校?”记者就“公参民”学校的性质咨询了一位初中校长。据这位校长表示,“公参民”学校是指优质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公参民改制校发端于1994年,当时国务院提出基础教育主要由政府办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实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办学。后来这些学校统称为“公参民”学校。
“‘公参民’学校成立之初,在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缓解学生择校压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渐变味,导致教育不公平,社会反映强烈。”一位“公参民”学校的老师坦率地说。
改革·原因
“公参民”学校“退公”
实行划片就近入学
“公参民”学校为啥要退回公办?一位初中校长告诉记者,“退公”是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去年出台了“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新政,明确小学、初中实行划片对口、免试就近入学的方式招生。
改革·进程
长春“公参民”学校
“退公”大幕拉开
东北师大这两所“公参民”学校“退公”标志着长春“公参民”学校“退公”大幕正式拉开。那么,两所学校“退公”的进程如何?长春市教育局的这封函中透露,目前两所学校审批登记的性质仍为民办,并未办理民办学校的注销手续。
为此,教育局在函里向东北师大提出,要明确有关“退公”责权利问题,明确退回公办的时间节点、经费解决渠道、人员安置办法、合作举办方退出方式、学区任务接收数量、遗留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
改革·咋办
改革方案“一校一案”
长春“大改”期限下月揭晓
对于长春的“公参民”学校如何改,教育部也早有指示。2013年教育部曾就长春的“公参民”学校进行检查督导,提出“一校一案”改革方案,目前长春市19所民办学校“一校一案”的改革方案已经形成。至于具体的“大改”期限,长春市教育局相关人士透露,“答案”将在今年4月份的招生考试说明会上见分晓。
改革·意义
让普通家庭孩子享优质教育资源
由于此前享受改制学校的优惠政策,“公参民”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师资力量强,升学率高。但是,这些学校的收费参照民办校的标准,高收费门槛把不少普通老百姓子女挡在了门外,引发了教育不公平。
在知名教育家范先佐教授看来,“公参民”学校回归公办让普通家庭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化。他同时指出,“公参民”学校的改革不仅是归公,还有一部分学校彻底转为民办,招收择校生,这样就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要求,让家长和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改革·声音
有吐槽、有点赞、有质疑、有担忧
吐槽 对于“公参民”学校,长春一学校初三老师吐槽说,“公参民”学校中的公办中学多是数一数二的名校、重点校,原本便占据着优质教育资源,举办民办学校后,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投入,校舍、教师、各种设施设备等都属于公共资源;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公共资源举办民办学校,收费颇高。
担忧 而对于即将要触及到的改革,一位“公参民”学校的校长坦言,以前民办学校不受对口入学政策限制,但如果选择转为民办学校,公办教师比例就要大幅缩减。这为学校出了道难题:想跨片区招揽好生源,就得彻底转为民办;想保有好师资,转公办政策更优惠,二者似乎无法两全。
“公参民”学校“独立”的压力重在师资。一所初中校长坦言,“公参民”学校老师以后要以社会聘用人员为主,许多学校难过这一关。知情人士透露,培养一所优质初中不容易,搞得不好优质生源就被其他城区学校抢走了。“毕竟中考、高考的竞争还在那儿等着。”
点赞 对于“公参民”学校“退公”的多数“点赞”,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现。一位家住长春经开区的家长表示,经开区有名气的学校几乎没有,想让孩子去好学校只有择校,一旦“公参民”的学校全部退回公办,以后上好学校的机会就更少了。
质疑 还有的专家表示,“退公”是解决了少部分学生免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那更多的学生如何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根本路径还是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而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最根本就是师资,怎么样让优秀的校长、教师流动起来才是关键所在。
记者 陈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