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客自主创新系列报道之一

30.11.2015  13:52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了中国首列市域快轨车辆,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再添新成员。贾春文 摄

  编者按 在全球经济下行、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的大环境下,中国中车集团长客股份有限公司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创新,使这个企业充满勃勃生机。依靠自主创新,长客股份与国际轨道客车大鳄同台竞技,并在新兴市场占领先机。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长客股份自主创新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它给中国轨道列车装上了“中国脑”。近日,记者走进长客股份公司,深入了解该系统自主研发的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

  履新一年的中国中车集团长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润在谈到自主创新时,一字一顿地说:“核心技术是买不到的!”在他看来,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这是中国的大势,也是长客面临的课题。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长客股份自主攻克的第一个轨道客车制造业核心技术。该系统的成功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轨道客车装上了“中国脑”。磨此一剑,长客历时十年。

  2004年,长客股份在国内率先引进国外动车组技术。同年,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现任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的常振臣来到长客博士后工作站,“挂帅”组建3人研发团队。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攻关是一块“硬骨头”——软件程序看不见、摸不着,其精要凝结在千万字符和万段程序之间。没有核心技术必然受制于人。长客造CRH5型车的频发故障加速了系统研发进程。

  2007年4月18日,动车组正式上线运营,由于网络技术不完善,频频出现问题,特别是由于网络误报,导致列车停车检查,每次检查至少需要20分钟,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行秩序和乘客出行。

  求助国外公司是不行的。因为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每次细节调整,都要付出高昂的资金代价和时间代价。

  “记得有一次动车组出现网络故障,适逢圣诞节期间,国外公司不上班。”团队成员关吉瑞说,一般情况下,问题要七八天才能报到国外公司,而“解决问题要等到半年之后”。

  这深深地刺痛了常振臣和团队成员。“他们不告诉我们怎么弄,那我们就自己搞定!”在随后的8个月中,团队紧张试验、分析故障、反复调试验证,不仅厘清了CRH5型动车组的整车控制逻辑关系,还发现了其中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并向外国公司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建议。

  在实践摸索中,研发团队更深切地体会到: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竞争力。研发团队毅然决定,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全面启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自主攻关。

  2008年10月,长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命名“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团队,开展动车组和城市轨道车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研发工作。

  攻克了CRH380CL动车组牵引、制动、辅助等各子系统的集成难题;研制出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车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并在北京15号线地铁列车上安装使用;成功改进CRH380BL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在一个个项目实践和积累中,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

  2014年,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过知识产权分析和评估,CRH5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也通过70万公里运营考核,获准批量装车。经过十年卧薪尝胆,长客彻底攻克了外国技术封锁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这一核心技术,实现了由“跟跑者”向“同行者”“领跑者”的转变,取得了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原装进口一列车的网控系统大约是340万元,自主化后造价大约240万元。”团队成员郑恒亮说,自主化系统不仅可以随时满足用户需求,更增强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