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全村“牛”起来——扶余市蔡家沟镇万家坨子村党支部书记牛宪明的故事
万家坨子村位于我省和黑龙江省界河——拉林河南岸的扶余市蔡家沟镇境内。曾经,这里的贫穷与落后远近闻名,“房子破破烂烂,逢上个阴雨天,连收粮的车都进不来。”3年前,一个人让这里彻底改变:青砖路铺到了家门口,联合社架起了致富桥,村民的腰包鼓了,笑容也多了。
这个人就是牛宪明。牛宪明有两个身份,他既是万家坨子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北京盛通丽华停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1964年,牛宪明出生在万家坨子村,由于贫困,他初中毕业便辍学回家务农。为了致富,他不断摸索:卖过豆腐,种过经济作物,养过鱼,卖过猪肉……折腾几年,生活并没有大起色。早年创业的不顺使得牛宪明更加渴望学习知识,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他还是决定去大城市闯一闯,边打工、边学习。1994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借钱买了张去往北京的火车票。
初到北京,牛宪明一周都没有找到工作,身上借来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那段时间,他带着7岁的女儿,睡过天桥、马路、广场,捡过垃圾瓶子,可困难没让他动摇。后来,经人介绍,牛宪明去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自行车停车场工作。时间长了,牛宪明发觉其中商机,便辞了工作开始创业。但没有想到,刚刚创业就亏损了。牛宪明沉下心来,一点点琢磨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自行车停得乱,管理人员还经常离岗。随后,他想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用封闭围栏,分区域分时段管理;对新车、电动车重点看护;送饭到岗,确保管理人员坚守岗位;使用内容详细的登记式存车证;为存车人提供免费打气筒和修车等服务……很快,生意有了起色。
后来,牛宪明加盟了一家汽车管理公司。2007年12月,公司派牛宪明接管了一个多年亏损的车场。更换电脑系统,增加车场照明,规范停车秩序,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系列细节的改善,让车场不仅第一次实现了停车收费翻番,也开辟了独具特色的规范化管理模式。一个个陈旧的停车场经牛宪明改造后焕然一新。到2009年末,牛宪明先后接管4个机动车停车场。2010年,牛宪明创办了北京盛通丽华停车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现在,他在北京一共拥有11个停车场,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00万元。2016年年底,公司将实现集团化发展。
北京打拼20多年,家乡一直是牛宪明心中的牵挂。“家乡太落后了,得为家乡实实在在做点实事。”牛宪明说。从2010年起,他就自掏腰包,为万家坨子村安路灯,修道路。2013年6月,万家坨子村委换届选举,牛宪明高票当选村书记,从此,他开始了北京、万家坨子村两头跑的日子。上任不到1个月,牛宪明就面临一场重大考验:拉林河暴发洪水,万家坨子村于士彦屯的河堤出现险情。他领导村民迅速投入抗洪抢险之中,五六天没睡好觉,嗓子都喊哑了。村民王彦喜回忆道:当天晚上11点多,人还没来齐呢,牛宪明就跳进没腰深的湍急水流中,双腿堵着袋子,别人扛到跟前,他就往上摞,当时浪很急,特别危险。经过3昼夜的鏖战,洪水渐退,大堤化险为夷。
洪水过后,牛宪明开始研究村子的发展前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听取村民的建议,寻找项目发展经济,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公开承诺:任期内,要完成修民堤、修道路、建设文化大院、成立联合社、整顿村屯环境等八项大事,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上任以后,牛宪明不但把自己在村里的工资全部捐出来,还自掏腰包拿出150万元,为村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万家坨子村原来的路全是土路,车进来出去轧出了深坑,牛宪明个人出资70万元,修了村村通的水泥路,还把村屯中的道路全部修成砖路,方便大家出行,背街小巷,就算只有一户人家,砖路也会修到门前。村民精神生活贫乏,牛宪明自掏腰包,将原来废弃的土坑填平,修建起文化大院,帮助村民学习新科技、新理念。村里还成立了盛锦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村民增加3个收入项目,年经营性收入达1250万元以上,村民收入翻了一番。目前,联合社入社村民近240户,土地面积达353公顷,农机设备齐全。今年,盛锦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入省新型农业主体50强……短短两年时间,牛宪明的“八项承诺”全部兑现。
万家坨子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乐开了花,牛宪明自己却还不十分满意。2016年,他还将出资800万元,继续帮助万家坨子村致富。他说:“要让村民致富,必须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品牌化、生产规模化上做文章,用集团化的理念打造联合社。”规划图上,牛宪明已勾勒出万家坨子的发展新目标:建成一个包括生产、粗加工、精加工、包装、销售全产业链条在内的生态农业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