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大军”另类回家路的爱与痛
作者:杨朝清
每年临近春节,数十万名农民工在广东珠三角地区骑摩托车,途经广西贺州、梧州、玉林等地,返回广西、湖南、贵州和云南过年,节后又返程回广东,来回跋涉近1000公里,风雨兼程,但即使万般艰险,都挡不住游子回家团圆的脚步。(2月4日《中国新闻网》)
春运第一天,由刘德华先生演唱的《回家的路》上线;这首即将在羊年央视春晚上表演的歌曲,迅速引发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尽管不同的社会阶层在生存生态上存在着鲜明反差,对亲情互动的渴望、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对美好日子的希冀却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
与大多数人购买交通服务的出行方式不同,“铁骑大军”选择了自力更生。路近、票难买、票贵,成为催生农民工骑摩返乡的三大动力。在生存理性的裹挟下,一部分农民工压抑自己的情感诉求,少回家甚至不回家;另一部分农民工则选择“自我救赎”,宁可自己多受苦受累,也要坚持回家。
“铁骑大军”的爱与痛,只不过是一个阶层或者说一个群体生存生态的缩影。当劳动者在市场中的机会和待遇得不到根本性提升,他们只能想法设法地压缩生活成本——当下许多农民工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面临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骑摩返乡尽管艰辛和悲苦,却能省下来一笔不小的开支;在“穷人经济学”视角下,这笔钱可以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春节回家,成为农民工一年之中难得的宝贵时光;走亲访友、亲子互动、孝敬老人、休闲娱乐,平时的“欠账”太多,只能借着春节的契机进行轻微的补偿。因此,面对“铁骑大军”,我们不能陷入“悲苦叙事”的俗套,也要看到返乡农民工的快乐与幸福。“回家的路,数一数,一年快乐的次数”“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回家真的很幸福”,这两句歌词在农民工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只要心有牵挂,回家的路再多的痛苦也可以承受。只不过,一个温暖的社会,不能让“铁骑大军”成为“三不靠”、“三不管”的边缘群体。不论是交管部门加强公共服务,还是石油公司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一次免费加油,抑或志愿者在长途摩托车休息点为他们提供热水、感冒药等贴心帮助;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铁骑大军”另类回家路才会更有安全、更有品质、更有情怀。
回家的路,没有身份标签,没有社会分层,有的只是人们基于生活本身最朴素也最直接的渴望。“铁骑大军”的身后,有着成千上万家庭对于团圆的期望和对更好生活的追求;让农民工返乡旅途更加顺畅、更加温情,这真好,不是吗?(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