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铜器要看铸造工艺保存时远离腐蚀性溶剂

13.04.2015  06:18

中国吉林网讯 昨日是《城晚鉴宝》栏目的第47期,本期邀请的是吉林省鉴宝专家郭相武为大家做鉴定,一共来了5位读者,带来的物件都是铜器。郭相武表示,这些铜器都不假,年代基本上都是清末的,有一定的收藏和历史价值,专家还现场教大家如何鉴别铜器。

昨日,读者陈女士拿来了家中收藏很多年的铜像,据她介绍,这尊铜像是老一辈人留下的,当时也没说是怎么买到的,只知道在家里存放有年头了。经过专家郭相武的鉴定,这尊铜像是是一尊清代的菩萨像,造型和工艺都很不错,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市场价值在千元左右。另外一位读者刘女士拿来了一个铜壶,壶的外围镶嵌着宝石,壶口的瓶嘴很窄,一看就知道是酒壶。据郭相武介绍,这个酒壶做工十分精细,应该是清朝时期的物件,一看就是官宦人家使用的物件,很有收藏价值。

那么,铜器到底是哪个朝代开始兴起的呢?郭相武介绍,西周中期,从穆王时期开始,青铜器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时期。无论造型设计,还是花纹构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西周早期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国古代铜器的种类很多,除铜质钱币和印玺外,大致可分为礼器、工具、兵器、饮食器、盥洗器、乐器、度量衡器、车马器及符牌杂器9类。每类中又包括许多不同器物,而每一器物类别只存在于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商代的铜器,早期已经出现了爵、斝、戈、刀、镞、锯、锛、凿等。而铜器鉴定的传统方法是对器物的类别、器形、纹饰、铭文、锈色和铸造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来划分和断定该器年代、真伪和价值。在保存上,一定要远离腐蚀性的溶剂,例如醋,更要谨记不可以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下储存。

如果你在鉴宝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或者你本周日没有时间来做鉴定,那么,你可以在下周日前来做鉴定,但需要大家提前报名,家中有宝贝的朋友,可以拨打本报24小时新闻热线0431-960011进行报名。如果您的珍品不方便携带,请多角度拍摄图片,供专家鉴定。如果珍品为易碎品,请包裹严实。与此同时,城市晚报鉴宝交流QQ群也开通了,各位藏友们可以加入其中,共同探讨藏品的相关知识及价值,QQ群号为:128162405。与此同时,218路车队作为本报爱心志愿者车队,如果谁家有大件物品,他们可以出车帮忙给拉出来进行鉴定。

(记者 王秋月 实习生 李瑾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