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考量地方社科院智库定位

14.04.2016  15:05

  作为专业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社会科学院既不同于高校的基础性和教学性研究,也不同于政府部门的短平快研究,它既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又有和政府与实际部门密切联系的传统,既能集中理论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系统性、战略性问题,也能够胜任具体领域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地方社科院理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但是,随着智库功能的精细化和竞争的激烈,地方社科院的智库角色和定位上需要予以重新考量。

   与区域实践发展相结合

  “区域性”。地方社科院以属地管理为特征的管理体制,决定了在经费来源、研究方向、学科设置等诸多方面,需要考虑地方特色。不同于高校的垂直管理体系,在先天性上,地方社科院不可能将精力过多专注于区域之上和区域之外,而是需要切实将精力和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区域性”是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的基本属性,须立足于特定区域,凸显本土的制度、文化、资源等特色。除了个别地理位置特殊、研究基础雄厚、人才队伍庞大的地方社科院外,更多地方社科院需要立足于“区域性”的基本特性,在区域内深入挖掘智库建设的潜力和动能,推动智库建设与区域实践发展相结合。

  “综合性”。地方社科院具有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许多地方社科院在特色和重点学科基础上,兼顾有传统意义的学科建设,这是地方社科院创设以来的传统或传承。这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对地方社科院建设综合型智库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研究对学科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建立在团队基础上的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是智库研究的基本趋势,地方社科院现有的学科和人才基础,为建设“综合性”智库奠定了基础,这也是地方社科院发挥自身优势的必然反映。

  “学术性”。社会科学院归根结底属于学术研究机构,传统的学术研究氛围、人才的专业基础和学历构成、学术共同体的基本架构,以及决策服务所需要的学术层面支撑,都决定了地方社科院在智库建设中要以学术性作为基础和根基。只有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依靠科学的分析方法,掌握科学的研究工具,才能保持观点和建议的客观性和原创性,才能保持智库的生命力。

  “承启性”。地方社科院夹杂在纯理论的基础研究和纯对策的应用研究之间,更多需要将学术理论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结合起来,形成有学理支撑的应用研究体系。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发挥承启、传接功能,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对地方社科院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如何处理好承与启、传与接,保证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依据,而不是“两不靠”,这是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的难点所在,也是未来的生命力所在。

   构建相适应的学科支撑体系

  智库建设是对我国治理能力的重新塑造。对地方社科院而言,新型智库建设不仅是加强应用研究,实现从基础性研究向综合性研究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实现思维方式、运行体制、管理形式的转变,全面提升综合研究能力、协同创新能力、服务现实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构建与新型智库需求相适应的学科支撑体系。开展智库研究需要坚持以基础理论做支撑,没有学术基础和基本积淀,对策研究就会是空中楼阁。但智库建设需要的学科基础和传统意义的学科建设又明显不同,它是建立在原有学科基础上,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新类别,既不能脱离学术共同体,又要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既不能闭门造车,又不能自娱自乐,应在总结现有学科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调整学科布局,发展特色学科,加大新兴、交叉学科扶持力度,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以学科建设聚焦研究方向,打造智库特色和优势。

  搭建新型综合研究平台。地方社科院现有机构设置多半是以研究所为单位的学术架构。在新型智库建设中,这种组织机构并无必要舍弃,而是需要在发挥现有机构学术优势基础上,超越传统研究所的管理边界,搭建智库建设的新平台,统筹考虑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发展,形成多平台运转模式。因此,未来智库建设中,地方社科院的组织架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大批交叉性、创新型,跨越传统院、所、室边界的平台将应运而生。新型平台整合科研项目和科研力量,统筹科研布局,由个人单打独斗向团队攻关,由单一学科研究向多学科联合转变,逐渐形成优胜劣汰的组织氛围和团队协作的组织机制。

   完善成果

   服务对接和跟踪监督机制

  实施新型人才管理和薪酬、经费管理机制。智库建设的核心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按照新的目标导向,构建人才培养、选拔、任务和分配新机制。应鼓励科研人员明确研究方向,长期追踪重大战略性问题。对智库型人才,需要纳入到急缺型人才管理体系中,形成首席专家、学术带头人、拔尖人才、青年骨干等多层次的人才体系,在职称评定、级别认定、津贴发放等方面给予专门标准。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在事业单位绩效制改革基础上,实施奖惩更加灵活、智力劳动与薪酬挂钩更加密切的分配机制,合理拉开不同档次人员的收入差距,形成以业绩为核心的不拘一格的晋升机制。在课题经费管理上,应充分考虑智力劳动的价值,将智库课题经费使用与一般财政性开支项目区分开,鼓励专业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开展联合攻关和加强行业交流。

  优化成果评价和转化体系。应努力实现科研导向由单纯注重发表出版,向注重社会公认、注重为现实服务的转变。围绕这个转变,重点要解决智库成果的认定、成果发布平台的打造和成果的转化问题。在成果认定上,我们需要系统考虑推出智库成果评价认定体系,对不能纳入到传统考核体系中的研究报告、委托课题、决策咨询建议等以文件、规定、管理办法等形式给予规范认定,调动科研人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成果发布平台上,不断创新和完善成果发布机制,打造多渠道的成果发布平台。在成果转化上,不断拓宽成果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和服务能力,改变智库服务起步于立项,止步于结项的老做法,建立和完善智库成果服务对接和跟踪监督机制,用制度保障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加强智库研究的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是智库建设的生命线。通过交流与合作既可以解决关起门来搞研究的弊端,又可以构建稳定的思想交流和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交流与合作,一要将官、产、学、研等多方力量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决策与执行结合。二要将国内、域内研究力量与国外、域外研究力量结合,推动科研走出封闭、走向开放、立足本土、面向国际,形成开放、包容的研究氛围。三要将政府投入与市场投入、社会投入结合起来,推动智库平台突破面向政府的单一瓶颈,逐步面向市场和社会,实现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和服务功能的全面化。(蔡玉胜)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