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船口村有个“淘金部落”
“收——冰箱彩电洗衣机,塑料酒瓶易拉罐儿……”城市中,你若细心留意,总会听到这样响亮而又婉转的吆喝声,他们,就是废品堆中的“淘金”者——废品回收人。
在辉南县朝阳镇的郭船口村,就有这样一群人。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小乡村,村民每年光凭收废品就能挣回近400万元,郭船口村如今是辉南县小有名气的富裕村,全村708户人家,农业人口2603人,人均年收入11000元,农业方面及二、三产业结构优越,废品回收也形成了固定的产业,这些,都离不开郭船口村党支部的引导和带动。
早在十几年前,村支书黄青祥了解到一部分村民没有文化,靠打零工、出苦力补贴家用,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思来想去,他觉得废品回收是个朝阳产业,而且郭船口村交通便利,周围相邻的村庄人口密集,如果把这些废品旧物回收起来,变废为宝,应该是个不错的生意。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村干部分别动员了十几户人家,没有一户愿意做这门生意的,原因只有一个——好面子。让村民放下包袱,唯一的方式就是让党员带头,让村民们眼见为实。
就这样,2001年的冬天,黄青祥找到赋闲在家的党员张万山,希望他带个头,做废品回收。刚开始,张万山也是一百个不情愿,黄青祥细心讲解,告诉他回收废品是变废为宝,是个朝阳产业,收入可观。就这样,他才答应试试,没想到,这一试,就试出了一条致富的门路。
“开始时面子上有点过不去,‘收破烂’三个字还没有喊出口,脸就红到脖子根”。张万山不失幽默地说:“那时好多人看不起我,说一个大男人收废品是不务正业,没出息,没本事。”但他顶住了人们的非议,坚持了下来,收入从起初的每天十几元、几十元,到后来的月收入几千元,由最开始蹬着脚踏三轮车走街串巷,到现在的农用小货车。在长期和废品打交道的过程中,他逐渐总结出一句话:“废品其实就是宝贝,变无用为有用,变破旧为崭新,收废品根本不丢人。”
2009年,张万山干脆把家里的承包地也包了出去,又购置了两台农用小货车、一台打包机、一台压块机,在本村雇了3名工人,开起了专业的废品收购点,自己当起了老板,由当年的家徒四壁,变成了如今本村公认的富裕户。
“在我最困难的日子里,永远感谢的就是俺村的黄书记”。今年43岁的薛二宝充满感激地说:“我十几年前走过一段弯路,2000年刑满出狱,回到家里只有一口人的二亩半地,勉强糊口,农闲时外出打工四处碰壁,眼瞅30多岁了都找不到对象,2001年年底时,黄书记找到我,让我在废品回收中找到了出路,开始时也害怕让人看不起,后来细寻思黄书记说的话,凭本事吃饭,一不偷二不抢的,正大光明,也就想通了,老顾着面子就挣不到钱。”面对笔者,薛二宝毫不隐瞒自己的身份和当年的经历。
最开始,他每天蹬着脚踏三轮车往返几十公里收废品,后来慢慢摸索出门道儿,主动和本地几家医院建立起承包关系,常年上门收购废弃的药箱药盒,还印起了名片,只要打个电话,随时上门回收,三四年下来,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盖起了三间砖瓦房,条件好了,媒婆也找上门来,2006年,薛二宝终于娶上了媳妇,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小日子。
同样是郭船口村52岁的村民王志新,老伴崔金花得乳腺癌已经六年多了,几年来的医药费加在一起有二十几万,对普通的农户来说几乎无力承担,可是凭着收废品十多年的收入,他硬是没借过一分钱,完全依靠自己的能
力挺了过来,“当初要不是黄书记极力劝说我趁农闲时去收废品增加收入,我老伴根本支持不到今天。”王志新无限感慨地说。
经过耐心引导,村支书黄青祥和其它村干部当年说服12户乡亲陆续加入废品回收行业,乡亲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学着他们的样子,骑上脚踏三轮车,到周边乡镇开始了“淘金”生涯。
据郭船口村会计郭明介绍,郭船口村这支废品回收大军,如今已形成了专业分工。第一种是“老板型”的,他们将小收购户收回来的废品集中收购,再与废品加工企业和大型废品收购站联系,坐在家里拨电话,生意就谈成了,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张万山就是这种类型的。
第二种是“专业型”的,“专业型”又分为两派,一派是“少壮派”,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他们多开着“八马力”在周边县镇收购废品旧物,或与医院、私企等产生废品量大的单位建立承包关系,年收入在6万以上;另一派则是以五十岁以上至六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为主,在方圆几十里范围内收购,许多利润小的东西也不放过,年收入三四万元以上。
第三种是“业余型”的,他们大多以种、养殖为主,家境比较殷实,农闲时节,受邻里影响,也出去收废品,增加家庭收入,仅收废品一项年收入也能增加一两万元。
农闲时,郭船口村村民平均每天出车50多辆,最多时将近70辆。现全村已发展废品收购户近70户,其中贫困户占12户,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