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君:兜住基本民生底线 确保同步进入小康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未来5年吉林省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个蓝图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民政厅将坚持以民为本、坚持法治统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发展,切实做到真干苦干实干,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绝不能让任何一名困难群众穷在深山无人知,困在家中无人问’,要为保障困难群众‘一个也不少’地进入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民政的工作任务,也是我们民政应尽的责任”。近日,省民政厅厅长郑国君在接受采访时,回顾民政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畅谈民政“十三五”计划。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民政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社区治理创新全面推进,拥军优属工作不断创新。全省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0万人;低保标准从2010年的年人均1582元提高到2677元;全省养老床位总数由2010年10.5万张增长到14.6万张;99.6%的城市社区服务场所达到500平方米以上,40%的村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省12.61万优抚对象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
在展望“十三五”时,郑国君说:“全省民政工作任务艰巨。《建议》为做好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到的民政工作,涉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发展管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面对繁重任务,郑国君表示,省民政厅将全面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实施5项计划。
“我们要把脱贫攻坚作为民生工作的主攻点,实施脱贫攻坚低保支持计划。加强低保与扶贫制度在标准制定、对象认定、政策实施、信息共享等方面衔接,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特困群众提供医疗救助保障,确保实现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郑国君掷地有声地说。
养老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是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的重点民生工作。郑国君介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制定了养老服务普惠推动计划。旨在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服务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 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吉林特色,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整体水平,让所有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社区工作纷繁复杂,为了有效打开这一局面。郑国君介绍,“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积极推动实施社会治理三社联动推进计划,“三社”是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社区民主协商。依托社区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提供条件。积极构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大培育扶持、规范管理力度,深化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沟、社会组织登记和委托第三方开展社会组织评估“三项改革”。
积极推进实施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提升计划,稳妥推进殡葬改革,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改善殡葬服务设施,推广绿色生态安葬,满足群众殡葬需求;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在全省推广婚姻登记网上预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面开展收养能力评估,规范收养工作;加快推进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完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数据库,科学开展区划调整。
军爱民,民拥军,一直是我省的光荣传统。郑国君说,“十三五”期间,将加快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计划,继续提高全省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加强全省光荣院、优抚医院等优抚事业单位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高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探索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途径,研究建立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加大力度配合国防和军队改革,全力做好转业退伍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教育等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拥军服务工作,为部队和优抚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 (记者/刘巍 编辑/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