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守望”进乡村

05.12.2014  03:31

    记者 韩雪洁 通讯员 马长胜

    寒冬时节,北方的早晨格外冷。5点多,天还没亮,但扶余市很多乡村的街路上,一些农民志愿者们已经拿着扫帚开始清扫大街了。明亮的路灯,映照着他们勤劳的身影;刷刷的扫街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40多岁的隋喜军是肖家乡王家村的农民志愿者,他和爱人每天早上一起去扫大街。他说:“村里二三十人参与,不等天亮,就扫完了。习惯了,不觉得冷,心里还挺高兴的。

    在扶余市,像隋喜军这样的农民志愿者有近3000人。他们坚持在乡村传递道德文明,建设美丽家园。扶余市农民志愿者行动,是我省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农民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我省把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品牌从城市扩展到乡村,志愿服务的文明之花在沃野乡村精彩绽放。

    构建农村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农村志愿服务有效开展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组织网络,整合各方面资源。我省成立了由各级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民政、农委、环保、教育、科协、残联和群团组织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农村志愿服务协调小组。省文明委印发了《关于开展“爱在村屯——吉林志愿者在行动”的意见》,对全省农村广泛深入开展“邻里守望”活动进行了整体部署。全省9个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和60个县(市)区都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并全部加入省志愿服务联合会,覆盖包括农村在内的全省所有行政区。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发挥主导作用,各行政村普遍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协调村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有序开展活动,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到农村从事志愿服务提供条件。以此为依托,组建村屯各类志愿服务队,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推动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健康持久发展。

    扶余市委宣传部原部长董桂芬退休后热心志愿服务事业,在农村成立志愿者协会,把多年来活跃在各村屯的农民志愿者组织起来,开展创建美丽乡村志愿服务活动。扶余市农民志愿服务,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肖家乡王家村的张利等一些草根道德宣讲员,坚持30多年在农村开展道德宣讲,带领村民美化村屯。张利带头组织村里几位志愿者外出承包江湾地,挣了钱准备给村里铺砖路、装路灯。此举感动了村民,家家户户捐款捐工,村里土路换成了宽8米、长930多米的红砖路。近几年,他还组织志愿者无偿帮助其他村铺砖路50多公里,安路灯2100多盏。

    通化市坚持多年在农村开展清洁卫生整治工程,有近5.8万名志愿者常年活跃在乡村做宣传员、卫生维护监督员,创造了优美文明的新农村。

    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植树造林,保护水源,参与村屯美化、绿化,维护环境卫生,消除乱堆乱放、乱图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农民志愿者在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搭建城乡共建志愿服务平台

    从2011年6月开始,我省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了“帮扶困难群众、帮扶困难党员、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的“三帮扶”志愿服务活动。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省直各厅局、群团组织建立由党员任骨干的志愿服务队,实施“千名处长进千村”和“千名党建指导员下基层”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全省还开展了在职、在村党员全部进社区、村屯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分扶贫帮困、便民利民、精神生活、平安建设、环境卫生等5类49项服务项目菜单,让党员结合自身能力和特长,到村屯申报认领服务项目和岗位。

    梅河口市成立了市直机关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每两周到村屯开展一次绿化、保洁、修缮公共设施等志愿服务,所有市级领导全部参与。这项活动至今已坚持3年。通化县直机关4000多名党员干部,进百村千户贫困农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集中住7天结交穷亲戚,摸清贫困农户情况后,有针对性长期开展志愿服务。抚松县连续3年开展万名党员进农村万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长春市双阳区在农村实施了支部书记或党员骨干、村妇联主任、村联防员加热心社会公益、善于服务管理、有奉献精神、素质较高的各层面志愿者的“3+X”志愿服务工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些地方已经建立了长效机制,将把这些好做法长期坚持下去。

    我省还依靠军(警)民共建和城乡共建支持农村志愿服务活动。驻军、武警、公安广泛开展“感恩吉林人民 奉献第二故乡”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在全省农村开展“万名辅导员进校园”、“万名志愿者献爱心”、“万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进农家”等“十件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延边、白山等边境市县连续多年开展以“两个支部一起建、两条战线一盘棋、两个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同心筑堡垒”志愿服务活动, (下转第三版)

    “邻里守望”进乡村

    (上接第一版)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和谐稳定、繁荣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城市文明单位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与农村行政村结对共建。全省县级以上文明单位都建立了志愿服务队,与共建村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在于活动载体和项目运作。我省主要形成了关爱农村未成年人、农村残疾人、农村空巢老人和科技、环保、文化、急难险重等7个“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项目。

    组织志愿者开展爱幼志愿服务行动,重点为农村孤儿和外出农民工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亲情陪护、学业辅导等志愿服务。运用“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志愿服务模式,对孤困儿童进行生活照顾和亲情关爱。全国道德模范朱玉林长期志愿关爱农村孤儿,创办亚洲最大的私立孤儿院,收养了437名孤儿。从今年年初开始,白山市在农村广泛开展了“留守儿童心灵看护行动”,以3709名留守儿童为对象,以道德人格养成和健康成长为主要目标,以社会志愿服务为基本依托,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有“代理妈妈”,有“爱心辅导员”,有“快乐活动室”,从心理上引导、从学习上帮助、从生活上关心,最大程度弥补留守儿童的父母慈爱与家庭温暖缺失,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开展关爱农村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省共190余万残疾人,其中65%在农村。在省残联的支持和协调下,共有15万名助残志愿者与农村残疾人实现了志愿服务对接。

    抚松县万良镇仁义村村民与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结对帮扶,开展“我为你看门、你为我望锁”活动达7年多。乾安县组织爱心志愿者协会常态化开展爱老助老活动,70多名志愿者与县福利院120多名老人结对帮扶,每周未都要到福利院为老人包饺子、聊家常、洗衣服。

    梅河口市农技协科普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文学,多年来紧贴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实际,在为农民群众送科技、送指导、送服务过程中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农村志愿服务常态化、广覆盖。在他带动下,全市38万农业人口中,农村注册志愿者达3.5万多人。

    伊通县农民赵有立足农村文化大院,成立赵有农民文化传播志愿者协会,带动一大批乡邻参与农村文化活动,使全县185个农村文化大院成为农民自娱自乐的好去处……

    春风化雨,遍地开花。在我省广大乡村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开创了农村志愿服务活动的新路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