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扶贫伤民要靠法治护航

18.06.2015  15:20

不可否认,我国对扶贫工作制定了不少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大多停留在扶贫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安全上,对扶贫项目本身、扶贫资金运用效果的考评则成空白地带

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6月17日新华网)。

类似“头年一哄而上,来年一拍两散”的伤民扶贫项目早已屡见不鲜,但是闹剧仍在多地不断上演,根子就在于政府扶贫全过程缺乏法治护航,尤其是扶贫项目本身、资金运用效果几乎处于法治缺失的状况,使得政府扶贫不够规范。

不可否认,我国对扶贫工作制定了不少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大多停留在扶贫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安全上,对扶贫项目本身、扶贫资金运用效果的考评则成空白地带。如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2011年出台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预算与分配、资金使用与拨付、资金管理与监督等作出了细致规定,但没有对资金使用效果作出相应规定,而且对扶贫工作考核也多没有涉及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使用效果,这使得扶贫项目本身、扶贫资金使用效果成为法治约束的薄弱地带。

当然,对扶贫项目本身、资金使用效果考评存在一定的难度,远远没有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安全等进行考评容易,可扶贫毕竟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来不得半点马虎。特别是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后,更有理由对关乎“精准扶贫”命运的扶贫项目、扶贫资金使用效果高度重视,补足扶贫工作在法治方面的短板。

其实,将政府扶贫工作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乃是大势所趋。当前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就明确要求,要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开展绩效考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不仅对“三农”问题高度聚焦,而且首次为农村法治体系化指明方向,明确加快扶贫开发立法。

当然,推进扶贫开发立法有待时日,然而,各地各部门不能坐等国家立法,而应根据实际先行先试,将扶贫项目本身、扶贫资金运用效果以合适的方式纳入考核范围、纳入法治轨道,同时将其作为考核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避免扶贫伤民事件再次上演。

告别政绩冲动

扶贫帮困是国家政策导向,目的是为了走向共同发展致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但扶贫不是简单地砸钱,更不是有钱就能任性,切忌政绩冲动下搞盲目上马,资金投出去就完事,不管扶贫实效;切不可财大气粗、简单粗暴,笼统地以行政指标、命令决定扶贫对象、方向和项目。一定要接上地气、周密安排、精打细算,看准目标与方向,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帮扶对象的实际需要与接受能力,结合市场行情与风险评估,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扶贫。

江苏 符向军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