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绿润心田
记者崔维利于悦
李刚摄
以前,四平的马路树木稀疏;现在,四平的路边满眼绿色。
以前,南北河是条臭水沟;现在,南北河碧波荡漾。
自2011年提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来,四平市大力实施造绿工程,打造“城中有水、水中映绿、绿中现景”的怡人环境,“生态宜居城市”离百姓越来越近。
百万绿树进英城
2012年,四平市确立“5年百万株绿树进城”任务,3年来已累计植树百余万株。
今年秋季,计划植树12万株,预计可完成18万株。在环路西出口植树4000株,面积32亩。驻平部队、市直各部门、大中专院校等26个单位1500人次参加了植树活动。
西南城郊森林公园已植树72000株,面积436亩,投资5813.3万元,累计参加植树及养护人数1.2万人次。
从2012年起,每年年初,四平市政府都制定年度造林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签订年度造林绿化责任书,成立绿化工作技术指导组、工作督导组和专家组,将“造绿”引入专业化、制度化轨道。
打破常规,将一春造林改为春秋两季造林。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绿化,开展千人以上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8次,形成规模、造成声势,既有实效,又有氛围,强化了绿化意识。
机制多元,民营林业生态绿化力量逐渐壮大,个体绿化企业和基地达到20余家。
3年来,仅铁西区就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面积2356亩,绿化村屯45个。今秋农村新修林沟、林台128公里,植树1万株。共完成义务植树27万株,平均尽责率达到94%,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到30万人次。
一水护城将绿绕
南北河全长31公里,从市区中心穿过。曾经的粗放式发展,给南北河带来了毁灭性灾难,一度是脏水河、臭水沟,阵阵恶臭让居民避而远之。
2011年起,四平市组建了辽河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对滨河新城的土地进行收储整理,用土地收益建设“两河四岸”项目。
为使南北河恢复“清明”,四平市投资320万元,新建了一条从二龙湖至北河的1.3公里长管线,引二龙湖水入北河。更换北河蓄水坝袋,修建两座临时水坝调整水位。
由于两河四岸居民多、道路少,施工较困难。为不影响居民出行,四平市住建局采取分段施工、多点施工的方法,以最快的进度完成了施工。
四平市19户房地产企业主动请缨,自筹资金2100多万元,参与南北河两岸绿化建设。
2012年9月,两河四岸景观示范工程——亲水平台正式落成,前后仅用了5个月。今年10月24日,“两河四岸”改造重点项目之一的滨河路红嘴桥至西大桥路段全线通车。至此,“两河四岸”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告捷。具有象征意义的是,10月26日,四平市举行了环四平南北河长跑比赛暨万人健康跑活动,是庆祝,是纪念,也是激励和鞭策。
绿色长廊是两河四岸的绿色林带,有公园、广场及景观小品,投资近4亿元。目前正在建设的北河公园有文化广场、漫步广场、运动休闲广场等,还有风筝大草坪、休闲氧吧,可适合各年龄段居民的休闲需求。市林业局在两河四岸补植中,共栽种5400株树木,有银中杨、王族海棠、金叶榆、丁香等24种。
下一步,将启动市区南北河两河四岸环境改造二期工程,打造绿色走廊、景观走廊、生态走廊,建设“生态、宜居、秀美”四平。
绿意盎然生态路
2014年,四平市投入资金2820余万元,完成6条道路绿化建设,共栽植树木35616株。
四平市与省绿化基金会联合启动四平绿化基金,募集资金729万元。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平中心支公司捐款300万元,吉林省华生集团公司捐款200万元,市委书记刘喜杰、市长石国祥分别捐款5000元。省、市财政累计投入绿化建设资金4373万元。
南四纬路景观带长552米、宽145米,总面积8万余平方米,投资1300余万元。栽植优良风景乔木6782株,灌木1832丛,宿根花卉1435平方米,栽植草坪20750平方米。
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东南新城高铁立交桥绿化工程,绿化面积为10万平方米。
六孔桥路、北河路、东山大街这三条新改建的快速路建成通车后,市里投入资金260余万元,栽植各种乔木520余株、灌木1200余丛、模纹2000平方米,铺设草坪7000余平方米,绿化总面积9879平方米。
同时,在广场、公园增植常绿乔灌木,增加街头绿地和小游园数量,让市民出户500米、步行10分钟就能观景休闲。还在公园、广场、河岸等绿地面积较大的地方,放养和招引松鼠、野鸭子、鸽子及其它小动物,提升宜居环境的休闲娱乐趣味。
紫气大路西段树木受病虫害影响,70%的树木死亡。市规划局投入90余万元,清除死亡垂柳,移栽存活树木至东南新城,在原址上栽植梓树。受“白腊蚧”等病虫害的影响,广场、公园内的水腊绿篱造型枯萎。市里投入180余万元,对5个广场、公园内的水腊绿篱造型进行清理,更换金叶榆、三角枫等植物造型12000余平方米。
四平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省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单位,并在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上介绍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