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多地GDP造假惊动巡视组 县域经济规模超香港

11.12.2015  09:53

  多年来,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大于全国”的统计乱象引发公众质疑。有专家指出,这种“数据掐架”既有重复统计、数出多门和基础资料不全等原因,但其深层次则是“数字出官,官出数据”的扭曲政绩观在推波助澜。相形之下,东北三省部分地方数据造假之风尤甚,不仅误导中央和地方的规划决策,且已演化为破坏党风政风、损害政府公信力的腐败推手。

  >>现象

  黑龙江有部分数据竟要挤掉20%水分

  “如果统计数据不失真,东北经济发展后劲今天不至于此。”吉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起认为,从各地固定资产投入上计算,“2010年底一汽集团的资产总额才1725亿,全省每年上万亿的投资,一年要建设多少个一汽?”倘若依照各地汇报的产业成长性计算,东北一些县域经济规模都超过香港了。

  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大连市受工业负增长拖累,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经济增速排名垫底。“以一季度为例,工业经济增长-29.9%,其中价格因素和市场需求不足各占5%,剩下20%是‘挤水分’。”大连市经信委副主任于德虎向记者剖析当期经济下滑主因。

  “相关部门做过一些核查,有些投资数据至少有20%的水分。”黑龙江省工信委投资规划处处长官英敏证实。仅黑龙江省自行“挤掉”的投资水分,近两年每年至少数百亿元。

  201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虚报项目投资19亿元,按当年统计公报披露的223亿年度项目投资总额计算,“注水”比例为8.5%;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过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地方统计数据“注水量”之大由此可见。

  黑河、岫岩等地的“数据注水”丑闻,今年1月份分别由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审计署以《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布。自去年2月底开始,中央第四巡视组、第十一巡视组、第八巡视组先后向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反馈巡视情况,各地对经济“数据注水”问题反映强烈,各巡视组也都将之列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进行反馈要求整改。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