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投入和管护双轮驱动建设美丽乡村

17.08.2015  00:21

中国吉林网讯(记者王忠先 通讯员刘刚)“道路两边栽花种草,家家户户给配了垃圾箱,村民也都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每天清扫两三遍就挺干净的了。”通化县英额布镇新英村保洁员丛志发的一席话,说出了该县实施投入和管护双轮驱动的新机制,建设美丽乡村取得的成果。

多方筹资,政府奖补。通化县采取了“向上争一点、县乡投一点、社会筹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的筹资方式,筹措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县政府每年列入县财政预算400万元专门补助农村环境整治。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集市宣传等形式,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监督、决策、投资投劳。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通化县采取围墙、边沟每延米补贴相应的建设材料,其余由农民投资投劳的方式解决,增强了农民参与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解决环卫自筹投入难题,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治理、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监督机制,评定考核。“卫生保洁是与镇领导考核制挂钩的,每半月检查一次,并出督查通报,各村实行流动红旗制度。”英额布镇副镇长王玉竹告诉记者。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日常管护中,通化县实行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出台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月度暗查等级评定及曝光奖惩办法》,分别从环境保洁、设施管理等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补,并与乡镇主要领导工作业绩挂钩。还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诉举报奖罚办法》,发动群众对有损村容村貌和城区卫生环境的现象进行投诉举报。

专业保洁,精细管护。通化县以农村垃圾生态化处理为重点,农村垃圾清运体系建设实现了统一布局建设、统一处置流程和统一补贴标准的“三个统一”;实现了农村垃圾“户定点、屯分类、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态化处理模式;配备了村屯保洁员755名,定岗定责。保洁员责任区洁净度与工资挂钩,县财政以县新农办考核结果为依据按月将保洁员补贴拨付给各乡镇,保洁员工资按月在乡(镇)政府统一领取,实行“月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