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立足“三早”抓实备耕工作

13.03.2015  15:53

本报讯(王大鹏记者张国威)当前,备耕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通化市按照“早启动、早谋划、早动手”和“备资金、备物资、备科技”的要求,切实把备耕工作抓在实处。早在2月初,全市粮食作物种植计划已经拟定,并已落实到各县(市、区)。从目前情况看,备耕资金筹备过半,预计三月中旬可筹备齐全,种子等农资库充足。

农作物种植计划落实情况。全市计划农作物播种面积377.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9.93万亩,经济作物47.85万亩。

生产资金准备落实情况。全市计划备耕投入资金7.18亿元,现已筹措4.54亿元,占计划的62.81%。通过银行贷款获得2.65亿元,占58.37%,预计银行还可提供贷款资金1.71亿元。

生产物资准备落实情况。全市计划用种8200吨,现有库存8350吨,已到户2862吨,占计划用种量的34.9%;计划施用化肥7.13万标准吨,现有库存4.64万标准吨,到户0.67万标准吨,占计划的9.4%;计划用农药2107吨,已储备1688吨,已入户103吨,占计划的4.89%;计划用农膜2680吨,现有库存2380吨,已入户770吨,占计划的28.73%。

科技推广技术培训情况。各地各部门相继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走村入户,推广集成栽培技术。水稻:重点推广稻草覆盖育苗床、大中棚育苗培育大龄壮苗和钵盘稀植以蘖增产技术;玉米:重点推广大垄双行、节水密植、地膜玉米等技术。通过新闻媒体、专家讲座、宣传板、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加大宣传农科技术,引导农民适地适种、科学选种。截至目前,开办各种培训班1372期,培训农民24.2万人次,印发培训资料28.3万份,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农资市场监管情况。去冬今春,市农委组织全市涉农部门积极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辖区内的农资企业、市场进行全面检查,避免不合格农资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