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民貂皮大衣送干洗店竟洗花了 店方称是氧化

02.02.2015  09:19

新文化通化讯 (记者 曹逸群) 去年入冬前,通化市民王女士花了1万多元购买了一件白色貂皮大衣。去年12月末,她觉得貂皮大衣有点脏,就送到通化市江南名叫优妮的干洗店清洗,结果大衣不仅没有洗干净,反而洗“花了”。清洗费花了300元,半个月后白貂皮变成了乳白色。干洗店看到她不满意后,表示重新清洗,看看清洗效果。

又过了半个月,她再次来到干洗店取大衣,结果大衣变色越来越重,部分地方已经泛黄。店员一再表示,发黄的地方是被氧化的,与干洗店没关系。“袖口有烧焦的痕迹,我买的貂皮才3个月怎么会被氧化?”王女士说。

面对已有瑕疵的貂皮,王女士认为,是干洗店在洗涤过程中造成的。而干洗店则认为,貂皮的瑕疵是衣服原来就有的。

她找干洗店老板多次,老板认为,貂皮大衣是二手的,所以拒绝赔偿。

1月28 日 上午,新文化记者随王女士去取貂皮大衣。记者看到,貂皮大衣确有变色的迹象。取衣服的小票上只有“瑕疵(脏尽洗)”的字样,店员解释,“脏尽洗”就是衣服有脏污需清洗,不表示有变色或氧化磨损所致的瑕疵,括号中的文字是对瑕疵部分的补充。

店员说,老板不在家,她不清楚情况,需要联系老板。为了证实此事,记者多次拨打老板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王女士将问题反映到通化市东昌区消费者协会,但消费者协会调解并未成功,他们建议王女士为衣物做鉴定。然而,实际咨询的过程中,这鉴定之路也陷入僵局。

王女士说,质监部门说没有资质,也处理不了此事。对此,工商部门建议她,走诉讼司法程序来解决问题。

通化市工商局东昌区分局局长助理王鹏说,衣服在送洗时,一定要督促商家做好衣物检查工作,并登记在册,在小票上注明衣服的相关特征、缺陷以及颜色的变化,另外,消费者还可以拍照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