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加快推进林木种苗产业健康发展
通化市林木种苗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和加强林木种苗工作这一契机,围绕“引导、规范、监管、服务”等职能,以政策为主导,以市场为手段,以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项目为重点,积极推进依法治种、科技兴种进程,在提高种苗质量、规范种苗市场秩序、扩大种苗发展规模、发挥种苗管理职能强化种苗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全市造林绿化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苗木,有力地保障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用种用苗安全。目前,通化市有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个,省级重点苗圃3个,全市共有各类苗圃818个,每年可为造林提供合格苗木3亿株。
一、高度重视,严把种苗产业准入关。通化市充分认识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重要意义,紧抓林木种苗发展的大好机遇,牢固树立“林以种为本、种为质为先”的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林木种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种子法》、《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吉林省林木种子经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两证”管理制度,林木种苗检疫制度,林木种苗合格证制度和标签制度。凡具备办证条件的,都可以依法申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从事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规范林木种苗市场准入。
二、典型引导,扩大种苗产业发展规模。在发展林木种苗产业过程中,通化市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按照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规范流通领域,着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和育苗大户,带动整个林木种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在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上,树立了以柳河县五道沟种子园和通化县三棚林场红松母树林基地为代表的国家特色种苗基地,带动辐射全市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二是在苗圃建设上,不仅树立了通化县水洞苗圃、柳河县兰山林场苗圃和集安市峻松苗圃等国有样板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国有林场苗圃的建设,而且树立了柳河县柏发苗圃、绿园苗木培育基地等个体育苗大户样板苗圃,带动辐射周边农民个体育苗的发展。
三、严格监管,维护种苗市场经营秩序。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检查监督和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认真履行职能,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劣林木种苗、未审先推、破坏种质资源、抢采掠青、无证无签、乱引乱繁、乱采滥收林木种子等违法行为,创造规范、有序、开放、诚信的种苗市场环境,切实保护好林木种苗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林木种苗市场秩序。
四、健全机构,提高种苗管理人员素质。随着林业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知识更新、人员变动,为了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通化市健全各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引导、规范、监管、服务”等种苗管理职能。同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组织林木种苗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从业人员开展好业务、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林木种苗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搞好服务,促进种苗产业健康发展。通化市积极应用多种信息手段,组织搭建种苗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完善信息采集技术和手段,为农民及时提供种苗品种、价格、规格、数量等供求信息;进一步扶持和完善柳河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为种苗供需双方提供交易场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搞好树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引导和鼓励各地成立林木种苗协会等社会团体,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能力。同时,不断加强行业自律,推动林木种苗行业健康发展,为种苗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