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加大投入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近年来,通化市不断加强管理规范学前教育制度,加大投入,多措并举积极打造优质的学前教育,不断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2010年以前,通化市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幼儿入园难、入园率低、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近年来,通化市根据国务院要求,全面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自2011年伊始实施了两期三年幼儿园建设行动计划。在计划实施的五年中,共改扩建幼儿园38所,新建幼儿园49所,改扩建面积2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目前,全市幼儿园布局渐趋合理,基本满足了幼儿不出居民区就近入园的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区域内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现在,在通化市多所幼儿园里可以看到,如今的幼儿园教学设备装备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对园舍外墙保温、造型及室内装修的投入也不断的加大,新购大型玩具、触摸屏电视、电钢琴、直饮机等先进设施随处可见。现在的幼儿园既符合安全标准又各具特色,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为了发挥优质幼儿园的示范作用,我市打破地域界限、打破身份界限,组织公、民办幼儿园与公、民办的示范园、一级园结对,通过“名园+新园”、“名园+民园”、“名园+弱园”和“名园+农村园”等多种形式,组成互动发展联盟,联手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结成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促进学前教育圈层融合。 学前教育资助是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做出的一重大决策,犹如一缕阳光照在千万家家庭经济困难孩子的身上。近年来,通化市不断加大低保家庭子女和孤儿接受学前教育的资助力度,市直、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严格按照自助申请、资助审核、资金发放和资金管理、资助管理的程序,对幼儿园低保家庭的子女、孤儿和残疾儿童,按照农村每年每生1500元、城市每年每生2000元的标准发放资助金,2012年到2015年春,全市对孤儿、残疾儿童和低保家庭的幼儿发放资助金407,2万元。
作者:冯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