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大力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

21.10.2020  10:35

  通化市人社局全力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启动实施“万名学子兴企计划”,拟用3-5年时间,市县财政预计支出资金1.3亿元,支持企业引进1000名急需紧缺人才和吸纳9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努力形成千军万马支持企业的浓厚氛围,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

   着眼实际、因势利导。 一是立足培养种苗。坚持降低门槛,关口前移,瞄准所有普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和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全力吸引一线城市饱和专业和周边城市无法就业的人才“种苗”,立足于早储备、快培养,积极提供施展舞台。二是立足“学子归巢”。当前,高校学子在一二线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大,工作生活面临困难多,开始倾向甚至选择回家乡创新创业,很多家长也有盼子回归的强烈愿望。因此,我们在广招天下英才的基础上,主打乡情牌、家长牌、二次选择牌,加大对通化籍大学生的回引力度。三是立足待遇吸引。针对企业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连续3年给予每人每月相应的生活补贴,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双一流”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住房补贴。企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由财政给予每月500元就业补贴,补贴期限为一年。通过财政补贴,使新入职的收入与到事业单位或省会城市和发达地区企业的收入基本持平,不断增强企业的吸引力。

   突出全面,广泛宣传。 坚持市县同步、上下联动,不断扩大政策知晓面。一是强化域外宣传。在省政务大厅举办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进行主发布,市人社局局长回答记者提问。同时,县(市、区)也利用自媒体等手段进行政策信息推送。二是抓好域内宣传。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各种媒体平台,集中宣传政策信息,做到家喻户晓。三是进行校园宣传。利用各高校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到求职学生,或走进高校进行宣讲。四是企业自主宣传。引导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宣传。

   把握关键,严审岗位。 针对急需紧缺岗位,紧紧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突出创新引领,从实际出发,注重岗位匹配度,不盲目追求数量,确保引进的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发展需要相融合,做到人尽其才。一是坚持标准。按照兴企计划确定的原则条件,坚持需求导向,实事求是地确定急需紧缺岗位,确保政府补贴用在刀刃上。二是企业申报。企业将确定的急需紧缺岗位进行量化,设置岗位要求,确定薪酬标准,提出招聘方向,将相关情况报各级人社部门。三是部门审核。由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根据各地兴企计划安排和财政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急需紧缺的岗位和数量。截至目前,经过各地组织四上企业申报,目前共计划招聘急需紧缺人才4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