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林业总产值再创新高

14.01.2016  11:26

  通化县紧紧围绕“打造生态产业基地和林业产业特色县”发展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方针,认真谋化、加快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综合开发,扎实推进了林业产业发展。2015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88.9亿元,比上年增加7.9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5500元,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当年栽种红松、蓝莓和大榛子等速效经济果林12200亩,累计达到22万亩;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人参、五味子、细辛等中药材17800亩,总量达到8.7万亩;发展刺五加、山芹菜等山野菜2060亩,累计达到1.3万亩;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立体开发经济沟180条,创建标准化经济沟82条,繁育驯养森林猪、野猪2400头、林蛙2300万只。四是发展特色加工业。中医药、森林食品、森林保健品等林特产品加工产业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五是发展森林旅游业。依托“石湖国家级森林公园”、“蝲蛄河湿地公园”和“三棚红松母树林基地”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森林旅游及综合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

  典型示范带动。充分利用林下经济发展政策,鼓励发展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附林经济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开发依林产业项目,发展壮大了一批中药材之乡、速效经济林村、人参和五味子屯。朝阳林场返魂草示范基地已扩大到2500亩,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基地发展到2100亩,石湖林场森林猪养殖基地规模已扩大到1500头,光华林场刺嫩芽示范基地达到1120亩,泰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平欧榛子3600亩,乐陶陶菌业有限公司食用菌培育大棚发展到200个,兴林镇中草药材、林蛙、食用菌及珍贵苗木等综合开发成效显著,这些规模化特色项目辐射带动全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

  积极招商引资。首先,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水洞林场绿化苗木培育基地获得专项资金40万元;升平林场大榛子种植项目和三棚林场油用牡丹项目获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总额达850万元。其次,做强优势产业。长白山医药物流中心项目已成为中国中医药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同时承办中国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长白山医药物流商贸基地已具规模;通化木材加工贸易园区建设进展顺利,新入驻企业2户,园区加工企业总数达67户。依托木材园区的国山森林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总投资7亿元,主要经营集成材、家具等精深加工产品,目前已获产品进出口许可权,部分产品已投产;总投资1.3亿元的中国通化快大人参产业园人参交易市场2014年竣工使用。可容纳5000户参农进行鲜参交易。

  加快转型发展。各乡镇、国有林场和民营企业都加快经济转型步伐,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和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县已有通化吉康森林有机食品公司、金汇药业、茂林综合养殖公司等7户林业骨干企业先后被评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化县回春返魂草种植合作社、通化森王红豆杉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基地先后被评为省级林业产业基地。(王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