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县加大非法开垦参业用地清理力度

24.11.2014  12:51

  11月3日开始,省林业厅驻通化专员办检查组会同通化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监督第一中心站,对通化县参业用地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 

  检查方法是重点抽查,采取看、查、听、评相结合的方式,即先到现地看,再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听林业站汇报,最后加以评定,做到认真、细致、翔实、准确。 

  抽查对象是根据该县上年非法开垦参业用地的重点乡镇排位确定的。全县共抽查7个乡镇,占乡镇总数的44%。 

  检查范围是在县内上年非法开垦参业用地现象严重的乡镇抽查,这次专项检查全县共抽查7个乡镇,占乡镇总数的44%。然后根据检查结果依次排名。 

  检查结果表明,这次抽查的7个乡镇,2014年共查处非法开垦参地案件22起,面积为71.13亩,已全部还林。非法开垦参地案件数与上年同比减少95.3%,面积减少94.7%;2014年,全县15个乡镇和聚鑫开发区自查案件数量45起,非法开垦或清场面积144.9亩。非法开垦参地案件数与上年同比减少93.2%,面积减少93.3%;呈现出良好势头。 

  该县对治理非法开垦参地工作高度重视,他们广泛宣传,精心部署,攻坚克难,真抓严管,制定了十项有效措施: 

  一是停批参业用地。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明确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认清参业用地对生态的危害,提倡由破坏资源型开参地向资源保护型的林下综合开发和平地种参转型发展,从源头上禁止了开参地行为。 

  二是落实管护责任。县乡村和相关部门领导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包保责任。每村配备一名林业监管员,监督举报破坏森林资源行为,落实非法开参地刚性管护责任,县、乡、村已将此项工作纳入了考核机制。 

  三是出台奖励办法。每举报一起案件奖励500元或按罚款金额的一定比奖励。 

  四是实行责任追究,县纪委和“两办”督查室对非法开垦参地案件的查处情况进行督察,对于办人情案、关系案和以罚代刑的,一律实行责任倒查,严格追究。 

  五是加强监督检查。结合全县林地清收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林地和参地同时得到有效管理。 

  六是限期恢复原状。对于非法开垦或清场种参的,责令其马上采取一次性恢复植被措施,还林时,采取边栽植乔木,边撒灌木树种的办法一次还原;使其不能种参。 

  七是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私开参地者严格规范执法程序,从重从快查处,对拒不执行者,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013年,该县对因参地监管不利问题依纪依规处理了8个乡镇行政主要领导和林业站长,刹住了私开乱垦、以罚代批参地歪风。 

  八是做到关口前移。工作要抢前抓早,紧紧抓住清场、焚烧、开垦三个环节,循环到现地严密监督检查,不给违法分子得逞机会。 

  九是杜绝以罚代批。县财政统一解决林业站自收自支人员的开资和办案经费的问题,从源头上杜绝以罚代批。 

  十是建立长效机制。采取连续三年检查保存率和保活率的方式,直至植被恢复原状,杜绝非法开垦。 

  该县之所以能在清理非法开垦参业用地工作中取得可喜成绩,以下几点启示,为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启了明确的思路: 

  第一,领导重视是前提。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大,把禁止非法开垦参业用地作为生态县建设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制定专项政策法规,严禁非法开垦参业用地行为。同时还把这项工作纳入乡镇、相关单位综合考评内容,营造了全县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第二,责任到位是重点。该县建立了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屯、村屯领导包农户的责任机制,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监督网络,完善了责任追究和考核制度,做到肩上有责任,思想有动力,工作有目标,调动了各级干部抓好参地管理的积极性。 

  第三,措施落实是关键。他们采取了10项措施,并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到位,保持了执法监察的连续性,有效推进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完善机制是保障。在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的基础上,为杜绝以罚代批的问题,县财政统一解决了林业站自收自支人员的开资和办案经费,在费用支出上提供了保证。 

  第五,该县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转变开参地挣钱快的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加快发展平地种参和林下经济,实现立体开发、复合经营,缩短林业经营周期,减少森林资源消耗,增加林业附加值,在平地种参、林下参、返魂草等项目上,进行典型示范,实现多样化发展。目前通化县平地种参面积已近万亩,通过疏导和分流,从而使开参地热得到迅速退烧,违法毁坏森林资源开参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邱广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