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玉带”连六国——写在吉图珲高铁开通之际

21.09.2015  12:13

  9月20日,历时四年建设的吉图珲客运专线高铁正式开通。

  这条设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横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向东,俄罗斯扎鲁比诺港、朝鲜罗津港、韩国釜山港等“近在咫尺”;向西,与长吉高铁、长白铁路相连,像一条“玉带”将连通东北亚六国。

  “东北最难高铁”建成了“东北最美高铁

  盼望着,盼望着,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终于通高铁了。

  “动车组通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在延吉西站广场,朝鲜族阿玛尼金秋月和几位老年人唱起了改编的《红太阳照边疆》。“高铁一定会给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和发展带来巨大变化。”金秋月笑着说。

  延吉西站工作人员不再穿传统的铁路服,取而代之的是鲜艳的朝鲜族服饰,候车大厅两幅巨大手绘朝鲜族壁画颜色艳丽,站台上长鼓舞、象帽舞等民俗雕塑栩栩如生,既是车站,又是景点。

  从长白山区到松花江畔,列车犹如巨龙穿行在美景中。除了少数民族风情外,春有百花争艳,夏有满眼翠绿,秋有红叶遍野,冬有林海雪原,吉图珲高铁被誉为“东北最美高铁”。

  但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山多、河多、坡多,珍稀动植物多,堪称“东北最难建的高铁”,全长360公里,建桥115座,打通隧道85座,桥隧总长占全程的三分之二以上。 

  “许多工程都为生态保护做了特殊设计。”长吉客运专线公司总工程师聂星说,密江特大桥专门设计了一联超长悬灌梁,让桥墩远离江堤,“江里生,海里长”的大马哈鱼洄游不受任何阻碍。

  吉图珲高铁日通行客座能力可达到2.7万人,预计到2020年,发送的客流量将突破3300万人次,有望串起东北一个新的“黄金旅游带”。沿线的吉林省蛟河市,提出了“坐高铁、尝活鱼、赏红叶、游蛟河”的口号,期待利用高铁让旅游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

  高铁网提速东北新一轮振兴

  2小时5分,这是从延吉到长春的高铁速度,比原来缩短三分之二以上。从延吉到北京只需9小时左右,时间缩短约14小时。

  吉图珲高铁不只连接吉林市和延吉、珲春,更是向外连接长春、哈尔滨、沈阳、北京,织密整个东北高速铁路网。

  “长春、吉林和包括延吉、珲春在内的图们江区域是吉林省核心发展区域,长吉图发展是国家战略。作为长吉图战略“窗口”的珲春,将会获得“腹地”长春、吉林的更有力支撑,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将更加畅通。吉林、敦化、延边都将融入哈尔滨-长春城市群建设中,会有更多的长春人才到珲春做‘星期六工程师’。”吉林省发改委主任姜有为说。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高铁正在成为东北区域振兴的“新引擎”。2011年通车的长吉(长春到吉林)高铁,刚开通时只有三十多对动车组,如今已经增长近一倍。一汽集团正与铁路部门在吉林(长春)建设大型乘用车铁路物流基地。

  放眼东北大地,既有纵向的哈大高铁,也有横向的吉珲高铁与长吉高铁,哈齐高铁、沈丹高铁以及即将开通的丹大快速铁路。密集的高铁网络在东北形成多个“小时经济圈”,给予东北新一轮振兴有力支撑。

  “通则不痛”,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丁一兵认为,高铁将成为东北振兴“先行军”,带动更多人流、物流汇集于此,加深世界对东北地区经济优势的认识。

  正是因为看中了高铁的交通优势,创客刘生带着自己的APP项目从北京回到长春,在他看来,将来一定会有更多人才回流东北,“创业成本降低,东北地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打开“东北亚经济圈”的大通道

  2009年,国务院批复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几年来,长吉图区域内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整合都取得长足进步,已成为黑土地上新的经济隆起带。

  吉图珲高铁的终点珲春,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与俄、朝山水相连,与韩、日隔海相望,被定位为长吉图开发开放窗口城市和桥头堡。

  珲春市委书记高玉龙说,通过这条高铁以及下一步对俄罗斯等国的交通设施建设,珲春将发展陆海联运、陆海空联运、铁海联运,形成一个面向东北亚的真正的大通道。

  向东望去,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釜山的陆海联运航线开通,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束草航线确定延伸至日本舞鹤港。陆路,从珲春到俄罗斯远东铁路终点海参崴只有180公里。

  向西延伸,吉图珲高铁向西与长白铁路(长春到白城)、白阿铁路(白城到阿尔山)衔接,衔接内蒙古,沟通蒙古国。

  东联西通,吉图珲高铁成为中、俄、朝、韩、日和蒙古国间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一条玉带通联六国”,为下一步与俄罗斯等国开展跨境铁路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专家认为,高铁通道建设有利于区域跨境经贸合作,加速推进“东北亚经济圈”建设,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新华社记者  李凤双  褚晓亮  段  续  新华社长春9月20日电)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