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审计局:多方位提升审计报告质量
辽源市审计局以需求为导向,以篇幅简练、语言通俗、评价规范为目标,多措并举,力促审计报告拿得出、用得上,看得懂、有分量,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成效。
一是注重报告文字凝练,提高可读性。力戒“面面俱到”,压缩报告篇幅。内容不得简单照抄被审计单位的资料或者审计工作底稿,部分审计项目内容较多、需要材料支撑和证明的,采用插图、附表或是附件的方式予以表述。报告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对发现问题合理归类、汇总和排序,合理减少标题层级。
二是规范审计评价,强调准确性。审计评价与审计发现问题相对应,不作超职责范围评价、不作无依据评价、不作对问题夸大或避重就轻的评价、不作与审计内容关联度不高的其他工作成效的评价,相对简单或者不适合作为问题单独反映的内容,直接在评价中予以体现。涉及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及责任表述,严格对照审计署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做到问题定性准确表达,责任清晰界定。
三是合理提出审计建议,突出针对性。原则化、笼统化、可操作性不强的审计建议一律不提,无事实依据、无证据支撑的建议一律不提。做到审计建议紧密结合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度、管理、实务等方面的改进举措,便于被审计单位操作、整改和落实。
四是加强成果利用,注重层次性。将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的核心产品来打造,针对不同群体在“加工”时有所侧重。对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题报告时,侧重全局性、普遍性及政策层面上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力促在制度、政策层面通过出台、修改或取消相关政策规定等方式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人大出具财政“同级审”报告时,注重揭示预算执行、财政管理和落实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建议;对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时,则侧重审计发现问题的清晰表述和审计整改意见的规范提出。
(辽源市审计局 陈维强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