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多举措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村干部的权力越来越透明,村级事务的运行越来越规范,村干部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这是辉南县农村百姓对村干部评价中听到最多的声音。近年来,辉南县纪委针对群众反映村干部存在滥用权力、腐败多发等现象,强化“三项措施”,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推进村务工作的阳光运行,让百姓明白,教干部清白。
注重教育,狠抓素质提升。把对村干部的教育作为干部教育重点,依托县委党校、远程教育等教育资源,结合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开展,对村干部进行广泛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突出抓好村领导班子成员宗旨信念、政策法规教育。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的学习教育,印发学习读本3000册发放到各乡镇、村干部手中,组织全县140个行政村干部认真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村干部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加强管理,规范履职行为。健全完善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规范村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乡镇党委书记或纪委书记定期与村“两委”成员谈话,及时提醒,防微杜渐。强化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对考核不称的职村干部予以免职或通过程序罢免,强化对村干部履职行为的监督机制建设。要求各乡镇建立村务公开制度,定期将财务收支、财产及债权债务、征地土地和宅基地审批等村级事务公布于众。通过看得见的方式,将村干部的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公开让村民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回应老百姓的新要求、新期待。
强化监督,惩治村官腐败。近年来,县纪委始终严肃查处在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救灾救济等涉农资金分配、管理、发放过程中发生的以权谋私案件,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强农惠民资金的案件。投入资金8万多元,为全县140个行政村制作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举报专栏,针对监督栏上明确的15项工作内容、28个单项指标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村干部存在的轻微违纪违规行为和苗头性倾向,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防止问题扩大化。对于严重违法违纪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