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路后有城 到城市源头寻访“大马路”
本报在上期“老长春”栏目中,刊登的《长春“大豆之路”曾将“豆城”美誉远播海外》,引起了老长春研究爱好者们的关注。谈近代的长春经济,离不开大豆,同样,在与“老长春”迷的探讨中,一说到这个话题,没有人会不提“大马路”。许多长春的老人对昔日大马路的繁华还记忆犹新,那么,今天的大马路与历史上的商埠大马路的范围一样吗?为何与商埠大马路交叉的马路从二马路开始,一直到七马路,却没有“一马路”呢?为厘清大马路的发展脉络,以及它对长春建城的影响,本报记者采访了长春地方志专家于祺元。
大马路老巷内的
“臭皮大院”
昔日繁华的大马路,云集了各行各业的商人、工匠。以陈学奎为首的踏查团队曾对大马路进行过踏查,在陈学奎的介绍中,民国时,大马路天乐胡同东头曾有一个“臭皮大院”。
据陈学奎介绍,臭皮大院是一个穿心大院,拆迁前大院临街的是一趟坐南朝北带大门洞的青砖地房,大院里居住几十户关里人,其中还分散居住五六户是河北肃宁县开皮匠铺的。每一家皮匠铺都是一个独立的院套,多数人家的皮匠铺棚子里都摆着六七口熟皮子用的八音大缸和横竖七八刮割皮毛的木案子,也有的皮铺把大缸露天放在大院中间,基本都是前作坊后住宅,吃住都在皮铺院内,工人和东家基本都是乡里省亲,作坊规模都不大,设备简陋;手工作业,技术落后。因为大缸里常年浸泡皮子,散发出难闻的臭味,加上劳动强度大,工人的健康状况都很差。所以产量低,质量也不稳定,多年来只能加工一些猪牛皮张。大院中轴是一条无名的胳膊肘胡同,胡同外是贩卖皮子的市场和大车店。
臭皮大院西北,大马路东四马路交会的东北角是河北晋县吕氏开办的“吕缘祥”皮铺,经营初期,它的规模比臭皮大院的几家皮铺大一些,产量高一些,质量也好一些,名气也大一些,但终因资金匮乏,始终没发展起来。
在吕家皮匠铺大南头的南关,还有一家山东黄县人开的更有名的皮匠铺——“裕兴园”皮匠铺,这一家皮匠铺地处闹市,是一家典型的前店后铺的近代小企业,“裕兴园”皮铺和一些家庭作坊不一样,采用的不是传统旧工艺,而是化学鞣酸工艺,生产环境明显改善,产品质量升级,生产出的皮革一部分加工成皮具﹑马具﹑皮箱等在前店卖,剩余部分批发零售。后来八里堡长春皮革厂的领导﹑骨干师傅都曽在“裕兴园”干过,长春皮革界为数不多的大工匠中的程师傅﹑魏师傅也曾在这干过。后因环境等因素和吕缘祥皮铺﹑臭皮大院的皮铺一起于1952年组成大马路二道街西南口的长春第一皮革合作社,是解放后长春早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56年后,和其它轻工企业一起组成八里堡长春皮革厂。就是这些从大马路老巷内走出来的皮匠们,凭着特有的智慧和能力生产出共和国轻工部的名牌产品——“大力”牌黄牛正面革。
一条小路带起的经济
宽城子成为“无城之城”
于祺元介绍,长春大马路距今已经有184年的历史,它是长春演变的起点,长春的城市建设从这里起步,长春的经济、文化建设也是从这里起步的。长春大马路最初的路段只有南大街和北大街。南、北大街比后来的商埠大马路形成要早84年。
1825年,长春厅从新立城北迁到宽城子时,当时的宽城子只是一个农村集镇,乡民称它为 “宽庄”。当时的宽庄,在交错的农舍之间有一条小路,小路两侧自发地形成了路边交易市场。
长春厅衙署建成后,随着宽城子更名长春,并逐渐成为政治中心,这里逐渐繁荣起来。为了发展贸易,建设城镇,当时的官府与商民共同努力,将这条土路拓宽、取直、整平,修成长约2584米、宽约20米的砂石路。路旁的店铺、手工业作坊不断增多,还开设了钱庄和银号。这条道路不仅带动了经济的繁荣,长春厅也以这条干道为走向,来进行规划和建设城镇。就此,宽城子成为“无城之城”,这一阶段历经40余年。
木板城墙筑起长春老城
南、北大街书写老长春的早期繁华
老长春城的城墙和12个城门是何时修建的,它们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不得不建呢?于祺元说,这得从清朝同治年间出现的马傻子农民起义军说起。1865年,绰号为“马傻子”的马振龙、王起等农民起义军不断对富商进行“骚扰”,并扬言进攻宽城子。官府出于防卫需要,动员商民捐款筑城。最初,由于时间紧、银两短缺,只能修筑一座中间夹泥土的木板城墙,有的墙段还是用砖石与商民的院墙连接起来的。城墙按地势起伏和伊通河的走向,呈不规则九角形,并设了6大6小12座城门。1865年9月3日、1866年2月15日,马振龙农民起义军两次进攻宽城子,均被这座简陋的木板城墙抵御在外面。
1897年,各城门楼改建为砖瓦结构。长春筑城后,昔日的砂石路成为贯穿长春老城南北的主干道,由全安门起至三道街口的路段称南大街,而由三道街口至二马路(永兴门)的路段称北大街,其二者连起来称南、北大街。此后,以南、北大街为中轴线,形成东西向与南、北大街成直交的四条街道,即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另外,还有几十条长短不一,宽窄不同的街坊巷道相互连通,
形成适应发展商品经济和设置手工业作坊的格局。当时,南、北大街两侧日杂、百货、粮栈、银钱业等店铺十分兴隆。后来,横穿南、北大街的几条街道,逐渐形成了专业市场,如东头道街成为柴草市场、头道街上的铁器街市、二道街成为百货街、东三道街为瓜果市场、西三道街为银钱业市场等,长春历史上诸多的老字号也在这里兴起繁盛。据统计,当时南、北大街两侧的各类店铺有400多家。
商埠地规划老城街路
在“开埠通商”后初建大马路
于祺元称,商埠大马路的形成比南、北大街晚84年。它因开辟商埠而形成的。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将其在中国东北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日本迫使清政府同意开放包括长春在内的16座城市,实行“开埠通商”,以便加紧对我国东北和长春地区的经济资源掠夺。
1906年,吉林将军达桂奉命筹办开商埠事宜,1909年,由西路兵备道道台颜世清主持开商埠工作。几经策划后,确定只能在旧城与满铁附属地之间建立商埠地。商埠地的范围,北起大马路,南至旧城的北门外(二马路口),东到永长路,西至大经路,占地约5.3平方公里。
在开放商埠地之后,首先修通了北门(二马路口)至日本桥通(胜利大街口)的一条大路,叫商埠大马路。还聘请英国工程师邓芝伟主持规划:以连接城内与满铁附属的商埠大马路为主干道,两侧由南到北与其交叉修成二马路、三马路直至七马路。据传,颜世清是瘸子,为避讳他只有一条好腿,所以街路都不准从“一”排列。商埠地南北窄,东西宽,四周伸出几条马
1885年,宽城子的土路。
1919年的商埠大马路。
1937年的商埠大马路。
路,像个螃蟹,所以民谣说:“蟹子形状马路七,数来数去没有一。”商埠大马路是长春第一条以大马路命名的街路,它与南北大街相连。
初建时的商埠大马路,是一条砂土路,路面低洼不平,雨天积水。1913年,商会投资12万大洋,维修了商埠大马路,也包括南、北大街的一段。不仅平整了路面,还在路两旁挖了排水沟,污水和雨水可以排入伊通河,大大改善了雨天积水和行路难的交通状况。
改修商埠大马路
长春城内修建的第一条沥青柏油马路
随着商埠地的开发,商埠大马路两侧,店铺不断增加,老城区的商埠也不断转移,商埠大马路逐渐成为商贸中心。在商埠大马路的两侧,各种店铺不断增加,老城区的一些商铺也由南向北转移,商埠大马路逐渐发展成商贸中心。与商埠大马路两侧相连的街路也相继形成一些商贸活动繁华的街区。其中,东三马路因建有平康里妓院区、燕春茶园、升平茶园和崇德茶园,带动发展起来各种大小饭馆、果子铺、药铺、医院、产院、牙社、理发店,成为当时长春最热闹的路段。
1912年,在商埠大马路东三、四马路之间建立了商埠市场,后来称为“老市场”,主要经营服装、鞋帽、布匹、日用百货等,服务业也很发达,饭馆、旅馆、酒馆、理发铺等遍布其中;1918年,在西四马路与西五马路之间又开辟了商埠新市场。新市场开业后,两侧商铺鳞次栉比,不仅商铺众多,还建起了众多的茶社、剧场、医院、药房等,一时间非常兴盛。
1930年,民国政府曾向每个商户征收补助修路费20元,对商埠大马路进行改修。还规定马路修成后,各商户应自行出资装修门前洋灰砖便道及安装门前排水沟的铁盖。改修后的大马路成为长春城内最早修筑的第一条沥青柏油马路。
政权更迭中的商业街沉浮
南、北大街与商埠大马路合称“大马路”
东北沦陷时期,作为老商业街的南、北大街两侧主营行业有百货批发商店、日用品商店、药店、金店、银行、钱庄等,这里,老字号云集。当时的商埠大马路是城市的商业中心,其繁华程度依旧。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加紧了对东北资源的掠夺,这里的店铺受到冲击,著名的鼎丰真、稻香村食品店因无原料供应,不得不停业。
1945年东北光复后,泰发合、振兴合等大商号,玉茗魁、南世一堂、达仁堂等老字号逐渐恢复营业,大马路与南、北大街再现繁华景象。然而,在解放战争期间,特别是后期,随着物资匮乏、经济衰退,大马路再次萧条。长春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大马路商业街,包括南、北大街进行整顿和改造。
1957年,长春市政府在整顿街路名称时,才将南、北大街与商埠大马路合二为一,统称为“大马路”。我们今天说的大马路,其实就包括了南、北大街和昔日的商埠大马路。
经过恢复和发展,如今,大马路商业街不仅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它北连光复路市场,中接永春路市场,南接西三道街和东门路市场,南端与全安集贸市场相连,已成为长春市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消费中心,对繁荣和发展长春市商品经济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2年的大马路。
“老市场”与“老市场胡同”
在与商埠大马路相关的街路中,不少老长春人还记得“老市场胡同”,它的准确位置在哪里,顾名思义,这里应该有个“老市场”,那么,昔日的老市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于祺元称,上世纪初,随着商埠地的开发与扩展,与它相连的东三马路因建有平康里妓院区、燕春茶园、升平茶园和崇德茶园,各种大小饭馆、果子铺、药铺、医院、产院、牙社、理发店等,因此成为长春最热闹的路段。1912年,商人马秉虔、解富之、刘乃刚等从长春开埠局租领了26亩建立市场用地,并集资在商埠大马路东三、四马路之间建立了商埠市场,这个市场后来称为“老市场”。这条南北走向的街路,在《长春县志》中曾记载为“燕春茶园东胡同”。到了1912年3月老市场开业后,这条街则更名为“老市场胡同”。
老市场主要经营服装、鞋帽、布匹、估衣、日用百货等商品,间杂服务行业,如饭馆、酒馆、旅馆、理发铺等。“估衣”是指旧衣服或原料较差、加工粗糙的新衣服。
老市场繁荣一时,却因为两次火宅而大伤元气。于祺元介绍,当时的老市场里,业户们的房屋多为一家挨一家的砖木结构平房,业户们营业、吃住都在一间房内。前面临街的铺面为营业门部,屋后半部为居住、做饭的生活区。家家都烧炉子,当时缺乏消防意识。1920年8月,老市场发生火灾,一家起火,火烧连营,根本无法营救,整个市场建筑全部焚毁。后来经过修复,又恢复营业,其繁华状况仍不亚于前。但过了不久,老市场却再次发生火灾,虽再经修复,经营状况大不如前。东北沦陷后,民族资本工商业、外国资本工商业、医药业云集商埠地。大百货商店和洋货严重地冲击着本不景气的老市场,使它逐渐淡出竞争,被新兴商业所代替。
于祺元称,与“老市场”相对应的是1918年,道尹兼商埠督办陶彬在西四五路与西五马路之间又开辟一商埠新市场,设新市场后,将原“王氏胡同”改为新市场胡同,解放后又改为新民胡同。
最初的新市场范围仅限于回宝珍饺子馆后身,方圆不过百米,商业、服务业较少,是一条不太显眼的街巷。主要有荣家粥铺、贾家粥铺,杨家馆子、丁家馆子和一部分摊床、杂货、干鲜果地摊。随着四周商业的发展和集中,它就像一块磁铁,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各行各业开始向这里集聚。
1918年夏季,新市场正式开业。街两侧商号、店铺鳞次栉比,主要行业有酒馆、茶馆、食品店、浴池、理发店、鞋铺、药店。尤其长春著名的小吃多集中于此。
1920年,房主赵段宸在新民胡同路北、回宝珍饺子馆对面建起“爱国茶园”,又演戏又卖茶座。1921年租给侯景轩、陈广义等人,更名为新民戏院。新民戏院占地1200平方米,二层楼,砖木结构,有700多个座位。因其票价低,演出剧种多,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市内风靡一时的戏院。著名京剧演员言菊朋、童芷苓、周信芳、裘盛戌、评剧演员爱莲君、筱桂花、河北梆子演员云笑天、金刚钻等名角都先后在这里演出过。
后来,新市场又相继出现了“四海茶社”、“百花茶社”、“三江茶社”、“富海茶社”等茶馆,每个茶馆都聘请有专业说书人,各茶馆还各有固定的票友,自娱自乐,也给茶馆增加不少收入。同时还建有东北“蹦蹦戏”剧场。到上世纪20年代以后,在新市场的庆长胡同又新增设了“长月旅社”、德庆钰药房和1926年由刘子羽经营的新民浴池,饮食业网点增加到280个,各种网点、地摊多达500多个。
长春晚报 记者 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