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三变”改革聚集脱贫力量
【脱贫攻坚典型经验】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贵州省六盘水市,说起这“三变”就像民谣一样深入人心。“三变”改革到底有啥“神奇”让农民如此欢迎?近日,记者深入六盘水市一探究竟。
唤醒农村资源
水城县俄嘎村村民李茹明望着绵延近万亩的红心猕猴桃基地兴奋地说:“以后再也不出去给别人打工了。”他的四亩坡耕地已经融入到了基地之中,而他靠着土地分红和在基地的工资一年就能收入5万多元。
“前几年,我们只是把土地流转过来,生产也有了规模,可还是种什么赔什么。”经营这个基地的润永恒公司总经理胡君告诉记者,过去农民只是来基地打工,缺乏劳动积极性。2014年以来,按照“三变”的原则,农民以土地入股成了公司的股东,地租变成了分红,土地收益从每亩的400元一下子变成了1300元,而公司每年收益再按三七开分给农民。如果在基地上班,每月还能拿到2500元的工资。“表面看,现在农民拿的多了,我们分的少了,可是‘三变’以后,大家成了利益共同体,经营稳定了,这个长远账很划算。”胡君对未来信心满满。
六盘水市处于乌蒙山和滇黔桂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的交会处,山高坡陡、耕地破碎、生态脆弱,贫困发生率高达19.55%,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仅占1.63%,农民有土地没资产、有权利没利益。“资源分散、农民分散、资金分散,这‘三散’已经成为阻碍西部农村发展的瓶颈,而‘三变’改革打破这一瓶颈,聚集起了脱贫攻坚的力量。”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说,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农村资源,脱贫攻坚步伐明显加快。
2014年以来,六盘水共整合扶贫开发类资金1.71亿元,推动5.13万贫困户16.6万贫困人口参与“三变”,带动22万贫困群众脱贫,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62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8.99万人,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934元增长到7522元。
催生高效产业
“娘娘山下好风光,八村牵手奔小康。”这是盘县普古乡舍烹村的一首山歌,唱的是村民陶正学带领大家创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的事儿。
“光靠种粮食,在我们这样的山区很难脱贫。只有靠高附加值的高效产业才能走出致富路。”在外打拼多年的陶正学早就看准了观光农业的路子,可是一直苦于没有成规模的土地和资金。在“三变”改革后,陶正学组织465户村民以现金、土地等入股先后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接着在政府的担保帮助下,他又找到了社会资本,办起了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带动周边1161户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如今,娘娘山周边8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7297元,较3年前翻了一番。
通过“三变”改革,截至2015年年底六盘水市完成特色种植320.75万亩,比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总和还要多,建成1000亩以上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基地282个,形成了全省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刺梨种植基地、车厘子种植基地,带动22.9万户68.7万人增收,实现了向优质高效山地农业的转变。
做强集体经济
“就是这个味儿!”来自北京的李先生从盘县产的“岩博酒”里喝出了“红星二锅头”的家乡味道。在酒乡贵州,生产清香型白酒的独此一家,可谁能想到,生产企业竟然在一个偏僻小村。
盘县淤泥乡岩博村,山高,路险,2001年以前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村集体账面上欠着几万元的外债,全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在党支部书记余留芬的带领下,岩博村采取“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东”的方式,建起了岩博山庄、岩博酒业、火腿加工厂和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级资源被高效化利用起来,集体积累和村民收入突飞猛进。如今岩博的集体资产达6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100元,彻底告别了贫困。
从2014年推广“三变”改革以来,通过股权收益,六盘水市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8856.3万元,村集体积累平均达到23.8万元,最高达到1031万元,最低达到2万元,2015年已全面消除“空壳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也明显加强。(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柳路)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