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村里的“老家味”
记者 毕玮琳
数九寒天,要是能吃上一个热乎的黏豆包,该多好。
通榆县兴隆山镇长胜村以盛产黏豆包而远近闻名。特别是近3年来,其品牌影响力已辐射华北、华东地区。小小的手工豆包如何做成了产业?
刷手机微信朋友圈,一篇介绍通榆县风土人情、美景美食的帖子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如果我在通榆遇见你,带你看向海湿地、蒙古黄榆,请你品尝兴隆山的孙氏黏豆包……”这小小的豆包居然能和名胜相提并论了,它到底是何等的人间美味?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踏上了探寻之旅。
长春距离通榆县兴隆山镇大约370公里,乘车将近6个小时。一路打听,记者在镇西头的一个大院里找到了“孙氏黏豆包”的大本营。一进屋,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与豆包相关的宣传板和包装盒。走进制作间,掌门人孙桂梅正和几个姐妹一块包豆包。唠起这小豆包,她可是如数家珍:“这是大黄米磨成的面,经过24小时发酵方可使用;那是豇豆,还有红云豆,这些就构成了黏豆包的原料。”
孙桂梅告诉记者,做豆包的想法源自2012年春节。当时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带着几位同事回家过年。一盘手工黏豆包,让这些南方小伙子赞不绝口。弟弟临走还扔下句话:“姐,有这手艺咋不往外露露呢?”
“弟弟的那句话激发了我的创业热情,说干就干。2012年年末,我带着20多个姐妹,租了4间民房,再支上两口大锅,这就算是齐活儿了。”孙桂梅说,从元旦前忙到春节,8斤一箱的小豆包,包了整整8000箱。忙活将近两个月,收入20万元。
手艺变成了效益,这对孙桂梅来说不仅仅是鼓舞,更多的是信心。此后,她北上南下,定配方、趟销路。经过近一年的筹备,2013年12月8日,“老家味”农副产品加工公司正式开张了。与头一年的小作坊相比,尽管还是在冬季生产两个月,但各个生产环节更规范了,配料间、制作间、蒸煮间、冷冻间一应俱全,公司员工也增加到了60人。条件改善了,但大黄米小筛子、木头柈子、大蒸锅的传统工艺和手工制作方式依旧不变。
据孙桂梅介绍,只要客户有需要,他们就按需生产。金黄色的黏豆包里可以有绿豆、枣泥,也可以有花生、芝麻,甚至是果酱和木糖醇,再加上专业团队设计的包装,兴隆山手工豆包早就不是“编织袋子+农贸市场”的品位和档次了。为了确保大黄米的真材实料,在镇政府的协调下,从2013年开始,他们还建起上百公顷的黑糜子种植基地,手工豆包的产值也比头一年增长了一倍。从这个意义上说,还真“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孙桂梅说:“今年我们准备投建一座大型冷库,把季节生产黏豆包改为常年生产。再与云飞鹤舞公司合作进行网上销售和手机微信销售,拓展销售渠道。”
采访中,我们的谈话几次被客户的订货电话打断,孙桂梅告诉记者,今年的订单是1.5万箱,虽然员工又扩招了,但生产也仅仅是到春节前这一段时间,压力还是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