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评论员文章:解决一个“敢干事”的问题

11.04.2016  10:26

解决一个“敢干事”的问题

——十论“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本报评论员 

  敢干事是干成事的前提。在加快建设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和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征程中,“敢闯敢干,勇于担当”应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必须具有的品德素质和行为准则。

  敢干事体现在超前谋划、果断决策。纵观我国改革开放历程,深圳、上海等发达城市的一条共性经验,就是大胆尝试、改革创新。学习先进经验,就要学习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就是破除不合时宜的思维桎梏,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创新就是以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作为,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坚决克服不敢决策、懒政怠政、消极无为等错误倾向,把长春放在更高的坐标系和更大的格局上来定位和谋划,勇敢接受挑战。考验在前、重任在肩,我们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岂能胆小畏难,苟且偷安?

  敢干事体现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敢闯敢干,不是鼓励头脑发热,空想蛮干。一方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敢破框框,敢于碰硬,敢啃骨头,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另一方面要遵循客观规律,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用战略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推动工作。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竞争敢于创新,在实践中掌握克敌制胜的本领,不断形成新认识,打开新局面。

  敢干事体现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精神。面对各种复杂、敏感的改革发展难题,我们需要看清楚、想明白,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若不敢担当,看得越清楚,越会被眼前的种种困难所阻,产生畏难情绪,裹足不前;若不敢担当,想得越明白,越会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丧失给自己“动手术”的勇气。敢不敢担当,不仅是个人性格问题,更是党性修养问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意识,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失误面前敢于担责,保持改革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为实现“打先锋”“站排头”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