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部长通道”开放亲民接地气

11.03.2016  19:03

图为人民网记者在“部长通道”现场报道

  网传延迟退休时间表究竟是不是真的?房价能不能稳住?交通“拥堵费”收不收?二孩开放后幼儿园够不够?农民进城了谁来种地……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部长们一一就当下热点问题积极回应大家的关切。

  其实,著名的“部长通道”,就是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那条长度不足百米的通道,但近些年已成为各家媒体必争之地。

  为了占据最佳拍摄位置,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四次会议开幕会当天,早晨5点,天还没亮,我们的报道团队就已出发前往人民大会堂,到了后发现,有些外国的媒体朋友已经于凌晨12点在此排队,不禁感叹,小伙伴们都很拼!入场之后大家都在狂奔!3月9日下午,第二次全体会议之前,人民大会堂东门外也早已排起长龙。

  事实证明,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部长通道”没有让守候多时的记者们失望!

  我们能看到,前些年的“拦部姐”情况不见了,一切更加有序。

  老百姓最关心的我来回答——部长们更积极了

  多位部长积极走上“部长通道”回应当下热点问题,3月9日下午,我们又看到了老面孔。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再次主动来到“部长通道”回应棚户区改造问题,开场白就是:“大家好!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

  对于由于时间紧张,无法一一回答现场数百名记者提问的情况,一些部长也纷纷预告记者会时间,表示到时会详细解答大家的问题。

  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各部委负责人都很重视“部长通道”,很多负责人都有意愿来回答记者提问,会前就开始排队,没有排上队的,只能会后来回答提问。

  记者们最需要的我来安排——组织者们更给力了

  “部长通道”的组织者们也在不断地为改进工作方式,创造一切条件为记者们做好服务:

  在现场,部长们一上来,工作人员不仅维持秩序,还帮着记者向部长抛出重磅问题,各个都是热点。就像他们对记者们说的“今天来的部长不止一位,一定会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在幕后,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地协调各方,让更多的部长与大家面对面交流。在开大会间隙,对于一直留在“部长通道”守住阵地等待下一轮采访的记者们,他们会主动向大家介绍之后“部长通道”的情况,预告哪些部长会来。3月9日一共有十位部长走上“部长通道”接受采访,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对此,谈及13日和16日的安排,他们说,  “放心,我们会尽力为大家安排,到时候答问部长不会比今天少。

  网友们最想知道的我们第一时间呈上——我们一直在努力

  “部长通道”稿件,各家媒体都在比拼。我们四人团队,一个摄像记者、一个摄影记者、两个文字记者各司其职,为大家带了多媒体、全方位的报道。同时,更有强大的后方团队一直在支持着我们。

  部长话音一落,稿子大体成形,为了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再次听现场录音核对数据时,能听到录音里我敲击键盘的清脆声,绝对创造了本人史上打字速度的纪录。

  报道结束后,看到同事发来的我在“部长通道”现场工作的照片,一脸严肃、专注,我想,那个时候,我的脑细胞、手指都在高强度、快速度地运转,争取第一时间将部长们的回应发出。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个小插曲,3月5日,在等待开幕会后新一轮“部长通道“采访的间隙,3位男士因为有其他事务临时跑开,我留守在处于极佳位置的大本营。就在工作人员调整线路的一瞬间,作为四人小分队中唯一的女汉子,我马上扛起三脚架与一群壮汉摄像记者一起冲上去,可是很快就被男士们生生挤出了第一梯队,于是急忙向小伙伴们请求支援!我想,大家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将报道做得更好。

  今年“两会”前,李克强总理接连两次“发话”,要求国务院各部部长、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要积极回应舆论关切”。他强调,现代政府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关切,各部门要主动释放公众期待的信息,坚定社会信心,给市场一个明确的预期。从这条不足百米的“部长通道”,部长们与大家的交流正变得越来越开放,方式也越来越亲民,十分接地气!

(责任编辑:李咏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