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心声:九访黎明村,收获特别多

24.02.2016  14:00

  【网络媒体走转改】

  “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看到这段话,我感到格外亲切,也备受鼓舞,因为这正是我努力追求的方向。

  在30余年的新闻实践中,我曾有九次实地采访一个小荒村的难忘经历:自1998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在17年里九次实地踏访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黎明村,亲眼看到了这个隶属于宁夏盐池县的自然村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而导致的恶劣环境,也忠实记录了这个曾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在十余年间经历的黄沙压境、被迫搬家、停止破坏、全面治理、环境好转、重建村庄的沧桑巨变。

  现在回头再看我九访黎明村的经历和所写的稿件,我惊喜地发现:这些采访活动的收获是多方面的,甚至是让人喜出望外的!

  首先是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荒村引起各界的关注,也引来了农、林、牧、水利等许多部门的扶持和帮助,让许多农户从中受益。记得有一次,曾多次采访过的崔福香老人居然称我为黎明村的恩人,一时让我诚惶诚恐,因为这并不是事实,我当然愧不敢当,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记者应该做的事、写出了一般记者都能写的稿件而已。

  其次,我的这些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继我之后,到黎明村调研、考察、采访、指导、提供技术服务的人络绎不绝,关注黎明村乃至关注环保问题的人不断增多,人们的环保理念也有所增强,黎明村在宁夏乃至在全国都有了不小的知名度,这也是我采写这些稿件的追求和希望达到的目标。

  至于我自己,收获就更多了。这些采访,让我扩大了对国情的了解,加深了对农民的理解,提升了对环保问题的认识,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每次前去采访,我都有新收获,从没有空手而归的时候,所以有人说黎明村是我的新闻富矿。

  十余年对黎明村的采访,让我发表了十余篇、总计达数万字的作品。继最初发表的《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和《风沙吞噬了黎明村》之后,我相继发表了《是谁毁了我们的家园——再访黎明村》《人类的退路在哪里?——三访黎明村》《黎明村里看“黎明”》《黎明村的新生和心声——五访黎明村》《黎明村的“沧海桑田”》等多篇备受关注的报道,特别是2011年以后的采访,每次都能发出长达三四千字以上的通讯。尤其令我感激的是,光明日报社领导和编辑部对我的“走基层”采访,一直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充分的理解,其中《六访黎明村》《八访黎明村见证巨变》都配发图片刊登在头版头条,《六访黎明村》还被选作当年光明日报“走转改”的开篇之作,也成为中央媒体“走转改”的第一篇报道,而《一个小荒村的聚散兴衰——七访曾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黎明村》《黎明村的魅力——九访曾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黎明村的大事小情》也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我采写黎明村的稿件,先后获得了大大小小17个奖项。

  六访黎明村之后不久,我还参加了中宣部召开的“走转改”座谈会并成为在会上发言的两名记者之一,我的发言稿分别在《求是》杂志和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当年的记者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播出了对我的专访,北京电视台录制记者节特别节目也邀请我作访谈嘉宾。随后,我又参加了由中宣部、“全国三教办”组织的巡回报告团,到北京、海南、广东、湖北等地巡回演讲,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2013年,我在被评为“感动宁夏”十大年度人物之后,又被评为全国“走转改”优秀记者并获得“记者礼赞”铜雕。所有这一切都是我没有想到的,有的礼遇和评价是我无法承受的。

  令我兴奋的,不仅仅是发出了这么多稿件,获得了那么多奖项,得到那么大的激励,更值得我珍视的是我交了许多农民朋友,赢得了农民的信任,获得了一份难得的亲情。2011年,我在六访黎明村之后,有感于黎明村乡亲们对我的理解,在光明日报头版发了一篇“采访札记”——《黎明村,有我的知音》。2012年,我在七访黎明村之后,写了一篇文章《七访,只是个逗号》。2013年,在八访黎明村的稿件见报后,有“四个没想到”,便又在光明日报发出一篇“杂记”——《黎明村,我怎能不看你?》。

  我在黎明村有“相当”的知名度,而黎明村也借助报道,在全国提升了知名度。每次到黎明村,乡亲们都像亲人一样欢迎我。

  走基层,对我的回报真是太丰厚了!

  我对基层充满向往,对黎明村有一份割舍不断的亲情。现在,我更渴望再踏上那片土地,将黎明村的变迁更加详细地记录下来。

(责任编辑:卢凯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