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记忆 缅怀抗战英烈"(吉林站)主题采访活动圆满收官
访老兵 寻旧址 传心声
——“寻找历史记忆 缅怀抗战英烈”(吉林站)主题采访活动圆满收官
15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导,人民网、吉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寻找历史记忆 缅怀抗战英烈”(吉林站)主题采访活动再次启程。当日一早,采访团从吉林省宾馆集合出发,分别来到抗战老兵邓叶芸、史保东家中,听抗战老兵分享老故事、传递新精神,并来到辽源市侵华日军高级军官战俘营旧址参观。
“我们家的革命历史,要从我的父辈说起。我母亲出生在书香之家,外公是老师,但由于当时不允许妇女读书,所以只有舅舅读书,母亲只呆在家里,然而却觉得不公平,总是在舅舅读书时在边上跟着学,因此在当时算是有点粗浅的文化。”来到邓叶芸老人家中,老人对记者说,母亲对她的影响非常深。
邓叶芸的母亲与同为教书匠的父亲结婚后,也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后来,日本对东北地区发动了侵略,父亲走上了抗日道路,母亲也被派到乡下教书,白天教孩子们读书,晚上在夜校组织乡村群众开展抗日活动。”邓叶芸说,当时母亲在乡下,没时间管我们,兄妹三人自力更生,时常饿肚子,生活十分艰难。邓叶芸含着热泪说,“当时还不懂事的她问过母亲,她为什么扔下幼小的我们去乡下,是不是不想我们。母亲对我说,‘我也很想你们,但国家现在处在危亡时期,有更多的孩子、妇女惨遭杀戮,我不去发展抗日事业,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失去母亲。’渐渐地,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和伟大使命,这促使我也坚定地走向了革命道路。”邓叶芸的诉说,道出了她对母亲的敬意,也道出了她对革命事业的热爱。
随后,采访团来到此前在抗战老兵史保东的家中,他刚刚参加了抗战70周年大阅兵。说起对大阅兵的感受,史保东老人十分激动,“太激动了,没想到国家军队发展得如此快、进步这么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相信,只要全国上下紧密团结,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多奇迹!”
史保东说,在天安门上,看到游行队伍在他面前走过,他带着无比感慨的心情起立、敬礼,丝毫没有感觉到累。“我的年纪大了,在平时如果让我站那么长时间我一定坚持不住,但那一天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累,也许是祖国的强盛让我的身体也回到了壮年时期。”史保东说,“战争时期,我唯一的信念就是革命到底,为革命牺牲是光荣的,那些峥嵘岁月,这个简单的信念在我心里从未改变过。”
当日下午,采访团来到辽源市侵华日军高级军官战俘营旧址参观。“辽源市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是日本秘密设立的用来关押美、英等国高级军官和文职人员的场所。1944年12月1日到1945年8月24日关押了美军将领温莱特等16名来自多个国家的盟军高级军官以及随从人员共34人。” 解说员向记者们说道,“这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所高级盟军战俘营遗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罪行的铁证,也是中国军队和盟国军队并列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的见证。”而后一行人参观了高级战俘关押遗址-高级战俘营关押室,以及主题雕塑群。在关押室前有两个广场,和平广场和遗址广场,修建广场的意义是希望大家铭记历史,热爱和平。(记者 于剑南 实习生 袁玲)
(责任编辑:张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