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士认为降准印证中国政策调控的空间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4月19日宣布全面降准并定向降准。海外分析人士认为,降准旨在对冲市场流动性变化,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提供支持,应视为此前货币政策的延续,同时也印证中国仍有充足的政策调控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宣布旨在支持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定向降准。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在经济增长动力新旧转换的关口,适时为经济增长加油打气,发出稳定预期、坚定信心的明确信号,同时也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而且即便在降准之后,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在超宽松的全球货币环境下仍处于较高水平。
准备金率仍处全球高位
考虑到较低的通胀压力和市场流动性变化等因素,市场早已存在对于中国在二季度降准的预期。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降准有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也有对冲市场流动性变化和支持改革推进的考虑。美国经济学家戴维·黑尔认为,在通胀压力小的情况下,降准仍是中国此前货币政策的延续。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超常的宽松货币环境仍在延续,许多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即便降准之后,中国18.5%的银行准备金率在全球来看依然较高,中国央行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
外界对中国货币政策未来的预期也印证了这一点。东方汇理银行经济学家达留什·科瓦尔奇克认为,一年才刚开头,中国政府显然仍有充分的政策空间。
分析人士认为,释放流动性有其必要,而同等重要的是让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流向实体经济,要缓解经济贫血,解渴小微企业。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时说:“我们存款准备金有空间,利率也没降到零……空间肯定是有的,但调节要慎重,不是说有空间就一定要用或者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