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知识产权法庭:打造知识产权解纷“优选地” 助推全省知识产权审判高质量发展
11月12日,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上,长春知识产权法庭的代表对近年来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主要情况作了汇报。
自2018年设立以来,长春知识产权法庭作为东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法庭,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职能作用,突出技术类案件直接上诉到最高法院的优势,积极推进审判体制机制创新,为打造长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今年以来,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3804件,审结3711件,分别同比增长5.77倍和4.63倍,息诉服判率达到99.49%,上诉率仅为0.51%,审判质效明显提升。
一、牢记职责使命,服务保障吉林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一是立足长春新区,护航吉林振兴发展。 依托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创新成果的保护,支持中医药等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注重保护涉及防治流行性传染病领域的发明创造。综合运用惩罚性赔偿、行为保全、司法惩戒等手段和措施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努力把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建设成东北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高地,助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二是重视新兴业态,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关注吉林中医中药、珲春跨境电商、吉林冰雪旅游、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清洁能源、制造业核心技术等领域知识产权基本特点,深入推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融入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城市、梅河口先行示范区、长春新区建设,服务和保障吉林高质量发展,探索建立符合吉林特色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
三是注重裁判引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实施“精品工程”战略,通过“美国磊若”“法国达索系统”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路易威登”“绿森林”等商标权侵权、“复方万年青胶囊”“普利司通”等专利权侵权案件的审理,培育打造一批精品案例、优秀文书和示范庭审。受益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巡回审判、业务培训以及发布年度案例要旨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的示范引领作用,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得以同步更新审判理念、准确划定权利边界、及时统一裁判标准、全面提高审判质量,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为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提供明确清晰的规则导向。
四是延伸审判职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针对吉林中医中药、冰雪旅游等领域的知识产权特点,健全对接联络机制,深入医药企业、科技公司和大型商超等开展调研,指导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指导建立知识产权北方交易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与省市市场监管局等行政部门加强沟通联络、开展交流研讨,开通“维权直通车”,形成有效保护合力。
五是强化法治宣传,营造浓厚保护氛围。 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依托“三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法规政策和审判资讯。加强庭审直播,联合长春电视台、长春新闻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录制普法节目20余期,多角度开展普法宣传,切实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浓厚保护氛围。
一是健全诉讼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以迁移新址为契机,在诉讼服务大厅配置自助式诉讼服务终端,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进度、评估诉讼风险、自助网上立案等;设置专职导诉员,协助当事人进行线上诉讼服务;设置法院援助律师窗口,为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设置跨域立案窗口,为异地当事人提供司法便捷,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案件“一次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深化案件繁简分流、实行要素式审判。 设立速审团队,简化类案审理程序,今年以来,共审结案件3405件,占全庭已结案件的91.8%。抽调资深法官组成“技术类案件审判团队”,对社会影响广、涉及前沿核心技术的复杂案件进行精细化审理。配套实行要素式审判,通过组织填写《诉讼要素表》,固定无争议事实。施行以来,审理期限由原来的6个月缩短为30日,有效提升当事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构建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机制。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聘任31名专家学者作为全省首批技术调查官,辅助法官快速有效认定技术事实。着力构建以技术调查为主、技术咨询为辅、技术鉴定为补充的多元化技术事实查明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案件审理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四是完善“一站式”知识产权多元解纷机制。 强化诉调对接,充分发挥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商会调解等多种解纷资源优势,推动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引入先行判决机制,推行示范性判决,开展标准化、批量化调解,增强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实效性、便利性。今年以来,共调撤案件3047件,调撤率达82.1%。
五是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力度。 加强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完成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办案平台对接、庭审系统对接,实现了本地系统移送上诉案件信息、专网远程开庭,有力推进了技术类知识产权审判条线的数据交互。疫情期间,创新采用原告线上、被告线下的方式进行庭审,有效降低疫情对群众行使诉权的不利影响。注重智能化庭审技术应用,在“李维斯”商标侵权案中,运用现实增强、远程变焦等新技术,通过AR智能眼镜投屏系统将证据放大、展示,方便质证比对,利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进行庭审记录,彰显科技法庭成果,受到来院参观的全国人大代表团成员一致好评。
三、强化法庭建设,助推全省知识产权审判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法庭党的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持之以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最高人民法院部署的三项队伍建设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干警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二是深化司法能力建设,提升干警业务素质。 强化“研究型”法庭建设,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共享有关资源。就商业秘密、证据规则等7个专题,依托“知产财经”等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培训。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审判硬件要求。 在最高人民法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长春新区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成都、合肥和西安等兄弟知产法庭帮助下,目前,长春知识产权法庭全数字化智能办公场所已整体竣工。新址建筑面积2505平方米,将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审判能力和水平,整装出发、接续奋斗,努力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北线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 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深刻把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的时代要求。 二是 服务保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在激发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和创业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是 不断提升审判质效,严格公正司法,统一裁判尺度,尽快形成一批在东北地区有重大影响的标杆性判决。 四是 持续提升司法能力,对标先进地区,培育一支政治坚定、顾全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术、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审判队伍。 五是 切实加强法治宣传,全力营造吉林知识产权保护强省的良好法治形象。
责任编辑:吉林高院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