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这个应该有
雪中视线不佳,雪后路面车打滑,“刹不住”的感觉成了众多司机最犯愁的事,造成剐蹭、追尾等大小交通事故频发,处理起来时常发生推诿扯皮的情况。因此,车主们纷纷购买行车记录仪,以方便及时举证。销售行车记录仪的商家提醒,购买行车记录仪要选大品牌,山寨货画质不清影响证据效果。律师同时提醒:行车记录仪的影像若想作为合法的民事诉讼证据,必须“原始、完整、无剪辑”。
溜车还是追尾?行车记录仪全记录
2014年11月,杨先生开车行驶在东环城路上,途经一处路口时,前方车辆突然向后溜车,撞到他的车的前保险杠上。双方在交涉中,前方车主坚称是杨先生的车追尾了。
正当双方争论不休时,杨先生突然想到自己车内安装了行车记录仪,随即将视频资料重放。资料显示双方停车后,前方车辆突然向后溜车,导致事故发生。前方车主哑口无言,承认停车时忘记拉手刹,并表示会进行赔偿。考虑到自己的车受损不严重,杨先生放弃了理赔。经过此事杨先生对自己花了600元购买行车记录仪之举特别满意,“多亏了它,要不这事真说不明白,掰扯起来没头了。”
安装行车记录仪只为记录意外时刻
4日,记者来到位于民康路的一家汽车装饰店,正巧车主马先生开着刚提出来的新车过来做装饰,他特地花800元钱购买了一款行车记录仪,“这样一旦出问题有个证据。”王先生说,他安装的是一款有全车360°摄像头的行车记录仪,几个摄像头分别安装在车子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车子一旦发动周围的摄像头能够同时录像,“整个车身不留死角,开车放心多了,而且停车后如果有人过来动你的车,比如砸玻璃、划车身,它也能进行录像。”马先生说。
该汽车装饰店的老板韩先生介绍说,如今几乎所有新车来做装饰,行车记录仪都是标配,而行车记录仪从几百元至千余元不等,他建议车主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像素在500万以上,清晰度尽量达到1020P的,“这样可满足车主平时的安全监控需要。”韩先生说,还有的行车记录仪具有红外线拍摄功能,即使在夜间也能拍摄得很清楚。
行车记录仪的记录可作为保险公司的物证
平安保险公司理赔勘察员魏明介绍说,现在行车记录仪的记录资料已成为保险公司判定事故责任的重要物证。目前,2000元以下车损的交通事故,往往都是小剐蹭,无需交警现场勘察。但在事故现场勘察时,是溜车还是追尾?很多车主要争论好久。遇到车主争执不下时还得找交警,由交警部门下发责任认定书,交警无法现场判定责任的车辆还需进行痕迹检测,费用在千元左右。如果有了行车记录仪,则可以避免类似的麻烦。魏明说,平安保险公司对行车记录仪的记录资料是认可的,事故双方车主对行车记录仪的记录没有异议的,行车记录仪的记录可以作为理赔依据。
行车记录仪的记录可以作为辅助证据
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朝阳区大队车宣科科长薛舒中介绍,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大型营运车辆、旅游车、校车必须安装行车记录仪,但该规定中并没有针对小型私家车的强制规定。“只要在不影响正常驾驶的前提下,小型车辆可以安装行车记录仪。”薛舒中说,行车记录仪录制的视频属视听资料,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可以作为辅助证据之一。“行车记录仪提供的素材与路面监控录像提供的监控视频资料,对于交通事故调查、责任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薛舒中说,针对一些有争议的交通事故,交警会根据擦碰的痕迹、碰撞后散落物的轨迹等对事故责任作出明确的判定,但有时因为种种原因,如监控设备不能覆盖整个路段或者夜深无目击者,则很难作出判断。碰到这种情况,如果双方各不相让,责任难断定,那么行车记录仪就可以发挥作用。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资料将起到还原事故现场的作用,再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的其它证据相互印证,但最终要以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为准。
律师:“原始、完整、无剪辑”才能当证据
吉林刘继业律师事务所律师商永辉表示,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素材是否可以作为事故证据,还要看记录的影像是否真实,必须保证“完整、原始、无剪辑”,只要是获取的手段合法、内容真实客观均可。商永辉提出,行车记录仪录制的视频资料一旦进行人为的剪辑或修改,导致影像不连贯,这样的资料将无法当做证据。
“从司法实践上来看,一旦这种画面被拿到法庭上,被证明不利的一方一定会提出这样的观点:行车记录仪是事故中另一方安装、使用、向法庭提供的,影像始终在一方当事人手中,他可以随便剪裁编辑,我们无法认可其真实性。”商永辉说,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对于录像画面的剪辑编辑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它的证据价值。“现在可以很轻易地鉴定一个画面是否进行了剪接、删改。”商永辉说。
如果行车记录仪记录的画面足够清晰,满足无剪切等条件,不仅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还能作为刑事证据提交给公安机关。这一点在“碰瓷”案上格外有用。“对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效果可以‘推定’,但在刑事案件中,必须非常清楚而直接,决不能‘推定’。所以,事发现场记录画面的意义非常重要。”商永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