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新范本 ——长春市发展休闲农业初探

08.09.2017  07:41

  休闲农业是一个综合性新业态,融合了现代农业、旅游、文化等多重要素。图为盛夏中的农安县春江堰家庭农场一角。 唐晓明 摄

  俯瞰春江堰家庭农场。 唐晓明 摄  

 

  近几年,明显感觉周围朋友们去山庄、采摘园游玩度假越来越频繁。为何长春市休闲农业呈现出跳跃式的演进方式,甚至已经超过了循序渐进的经济增长曲线?开发乡村旅游也有加速度吗?

  全面化布局

  在产业升级和城镇化的大潮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势不可挡。大都市周边地区如何做到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政策面、社会面和经济面均在全局控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长春这座省会城市,农业比重大,产业基础良好,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基于这些考量,长春提出纲领性规划——《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5)》,休闲农业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长春将农业休闲观光业视为高效特色种植业和健康生态养殖业的次生产业,旨在为市民提供休闲体验和观光服务。发展休闲农业的核心目的是满足市民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促进都市农业由最初的生产、生态单一功能,向服务业延伸拓展。

  思路既定,怎么落实是个问题。事实上,几年前,长春就已经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圈”的构想,但却苦无承载之地。

  这不仅是长春一地的困扰。在省农委市场信息处处长秦吉看来,要培育出新型的、广阔的休闲农业市场,如果没有实体做支撑,是非常困难的。“要让消费者去哪里体验呢?”秦吉说。

  按照长春的规划,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长春将重点激发大黑山脉沿线地区、伊通河沿岸地区、长东北地区、双阳及九台城区周边和双阳区奢岭镇等地的休闲农业潜力,围绕农技示范、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和餐饮服务等功能,开发一批产业集中区。通过集群联动,来促进休闲农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全面升级,进而促成“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圈”落成。

  品牌化推进

  在8月23日,“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名单出炉,长春市的缘山湖农业园、荣发生态农业等27家企业榜上有名,占全省入选企业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是长春市休闲农业品牌化发展的一个好消息。

  细数上榜企业,星罗密布地坐落在长春市主城区、农安、双阳、九台、德惠等地,成为当地极具活力的新业态。从配套产业到经济社会效益,其规格与繁荣程度前所未有。

  “休闲农业是农业、旅游、文化多种业态的创新融合,已成为长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也成为美丽长春建设的一个支撑点。这几年,一些长春市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也意识到要突出特色,实施错位发展,走品牌化路线。”长春市农委产业处处长曹文军介绍。目前,长春共有各类休闲农业企业124家,其中全省星级示范企业27家,带动8560人就业。截至7月末,长春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10万人次,总营业收入达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5%和24.1%。

  “休闲农业这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还有利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长春市政协副主席孙英利如是说。目前,长春已将《关于大力推进长春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建议》列为重点提案。

  此外,据长春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双阳区奢岭为核心区,规划占地3000公顷的“长春农业嘉年华”这个休闲农业“地标性”综合体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该项目计划投资百亿元,集观赏娱乐、餐饮购物、养生休闲、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

  精益化发展

  从长春市区出发,沿长清公路向南,驱车不到1个小时,便来到位于双阳区的长春市绿屋家庭农场。入口处,几栋绿色小楼里传来游客们的欢声笑语。种植大棚里鸟语花香,蔬菜、葡萄长势正好。

  “这两年,游客特别多。尤其是周末,我们家的客房都要提前预定。”负责人高扬扬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实践,他们已经摸索出了集餐饮、采摘、住宿、食品加工、方案设计于一体的“绿屋模式”。日均接待游客200多人,常年吸纳数十名农民就业。

  获评省级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的农安县春江堰家庭农场,位于农安县万顺乡丰收村,占地2000亩。

  漫步春江堰,碧水环绕的曲桥长廊上,远眺粼波、沐浴秋风,一排排临水而建的木屋风格典雅,57栋日光、温室大棚鳞次栉比。前来采摘、垂钓、聚会的游客络绎不绝,连连赞叹水上餐厅、人造山和仿古长城的精致迷人。

  很难想象,2012年创建之初,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总经理陈钊介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农场严格执行绿色农业生产标准,并建成了农产品的分拣车间,常年用工量超过200人。

  “用先进的技术种植,用市场化的管理思维经营,是企业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立业之本。”陈钊说。

  绿屋、春江堰只是长春市休闲农业主体的一个缩影。分析其发展模式,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背后,都凝聚了向精细化、精品化转型升级的共性。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就会形成休闲度假消费需求。”数据显示,2016年,我省人均GDP达54073元人民币,已进入休闲消费阶段。

  吉林农业大学专家汪沅认为,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休闲度假已向大众化、经常性的态势转变,这对正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大省——吉林来说,是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个利好背景。培育休闲农业市场,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妨将农业与全域旅游业紧密结合,融合人文特色来提升产业内涵。同时,信息对称和服务品质等细节的把控,也有助于巩固地域性公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