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发展“底盘”更稳 幸福指数更高
卧薪尝胆、创新引领、实干担当、争先晋位。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蛟河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困难和挑战,凝聚合力,团结一心,主动作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民生加快改善,百姓安居乐业,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预计到年末,蛟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5%和8.1%。
这一年,蛟河市发展“底盘”更稳,群众幸福指数逐步攀升。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蛟河市坚持“全民招商创氛围、领导招商求实效”,持续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签约落地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等超亿元项目12个,新建续建灵芝产品深加工等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63亿元的蛟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预可研专家评审,可研设计全面启动。成功争取到独立工矿区转型发展项目,参照执行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政策,可连续3年获得补助资金1.2亿元。
工业经济稳健运行。长白山制药全年产值可达22.4亿元、纳税4.7亿元,添正医药等9户企业晋升规模,长白山木业等8户企业实施技改扩能,永丰食品等3户挂牌上市企业融资6165万元,26户重点税源企业预计纳税6.3亿元。
现代服务产业果实丰。深入实施电子商务“六个一”工程,强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建成“开犁+三个小伙伴”村级服务站200个,“村淘”网上代购总额突破3500万元;全年电商交易额预计实现3.2亿元,电商主体发展到1300户。全面启动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编制完成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成功举办第十五届红叶旅游节和首届红叶谷马拉松半程赛,十一期间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接待量位居全省第一。
农业特色产业成长快。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扩大特色产业种植规模,黑木耳、甜黏玉米、中药材、晒烟分别发展到8.1亿袋、8500公顷、3150公顷和1500公顷。积极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建设种植、养殖园区51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6个、家庭农场109个。农业特色产业增加值实现15.1亿元,同比增长11.5%。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着力提高行政效能,行政审批事项由292项精简到180项,精简38%;修订权力清单,保留1699项,减少43%;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在地区率先实现行政审批全流程运行管理。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完成林场职工身份认定核查,开展养老统筹核算工作,首笔改革补助资金争取到位。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面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维修改造城区道路23条、19.12公里,新增停车位3150个。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和拆违工作,改造280栋楼房下水、铺设雨污管线29.1公里,拆除违建809处、1.62万平方米。302国道蛟河至江密峰段全线贯通,红叶谷环线竣工通车。完成11个省级新农村重点村和2个美丽乡村试点村项目建设任务,打造了一批花香路、花香屯,全年还林11.23万亩,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
切实惠民暖民心。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70万元,实物配租廉租房341套。投入6200余万元实施二次供水和老净水厂改造,团山子水库与城区管网完成对接,年底前中心城区可实现24小时供水。引入社会资本启动城市燃气工程,完成5.3公里燃气管线和供气场站建设。新改建校舍19个,中医院移址新建工程正式竣工。在新区新建2处群众健身广场,建成村屯文化广场40个。大病救助封顶线提高到2.3万元,为2.3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低保救助金5660万元。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年内可实现15个贫困村“摘帽”、7299人脱贫。稳妥推进河南小市场棚户区改造,启动东山片改造前期工作……掷地有声的数据显示着蛟河市落实民生民利工程的坚实脚步,蛟河人看在眼里、暖在心间。
挥别2016,守望2017。
新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蛟河市将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百姓福祉为终极目标,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着力打造战略新兴产业、突出抓好现代服务产业、扎实开展招商工作、务实抓好民生事项、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的一年,蛟河市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保持发展定力、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力量,创新引领、实干担当,向实现“法治蛟河、生态蛟河、开放蛟河、幸福蛟河”的发展目标坚定迈进。 (记者/孙淑平 通讯员/张晓泉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