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春季谨防食物中毒警示
进入春季,气温逐渐上升,是食物中毒高发期,蔬菜容易变质,本来无毒或毒性很低的蔬菜会变成有毒或毒性增高的食品,白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提示广大市民在购买及食用时应注意,避免误食后引发食物中毒。
一、腌制的酸菜中毒
随着春季气温升高,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颜色过深,一旦大量进食,经肠道作用,会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发生中毒已变黏的酸菜,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二、发芽的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又称土豆、山药蛋、洋山芋,是我国家庭常用的蔬菜,很多家里都会储存一些,随吃随做。时间稍长,土豆表面会长出绿芽。马铃薯营养丰富,但内含有龙葵碱,但未成熟马铃薯和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碱较高,进食后极易中毒。食用0.2克-0.4克即可引起中毒,数10分钟或数小时之内即可发病,患者首先感到咽喉部瘙痒、烧灼,上腹部烧灼、发热或疼痛,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到了春季生芽的马铃薯较多,对发芽多、皮肉变色的马铃薯不可食用。芽较少者,可挖去芽及芽眼周围部分,烹调时加适量醋,烧熟、煮透再食用,也可烹调前用水浸泡半小时,烹调时可加少量醋,有助于减少龙葵碱,避免中毒。购买时要适量,土豆保存要得当,防止发芽。
三、鲜黄花菜的中毒
鲜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就有毒了。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等症状,严重者可有血便、血尿或无尿。据专家介绍,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食用鲜黄花菜前一定要先经过处理,去除秋水仙碱。可以将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此时再行烹调,可保安全食用。食用鲜黄花菜,每次不宜多吃,最好不超过50克。食后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尽快到医院就诊,同时也可先自行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以减少有毒物质吸收,但不要自行乱服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鲜木耳的中毒
春季是大棚木耳生长的季节,刚采摘的木耳鲜嫩可口,但专家提醒大家还是不要立刻就食用,因为新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五、野蘑菇的中毒
每年春季,毒蘑菇生长旺盛,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发季节。每年均有因采食野蘑菇中毒甚至丧命。珍惜生命,提高警惕,切勿采食野蘑菇。我国已知食用蘑菇种类约有700多种,大多数美味可口的种类仍处于野生状态。同时,毒蘑菇资源也非常丰富,多达190多种,以广东等地毒蘑菇种类最多。据介绍,毒蘑菇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容易因误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误食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极高。毒蘑菇中毒临床症状分为五种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性型、脏器损伤型和日光皮炎型。
六、冷冻海产品中毒
春季冷冻的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所含的蛋白质分解后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等有毒害的物质,即使加热煮,也不能彻底破坏其毒害性。因此,春季应慎食冷冻海产品。
春季预防食物中毒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讲究个人卫生,餐具卫生且定期消毒,不吃已经腐烂变质的食物、生芽蔬菜、未熟透的四季豆、未加工的鲜黄花菜等;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不食用三无食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