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支书”

13.02.2015  09:09

      寒冬腊月,正是磐石市红旗岭镇都力河村草莓收获的季节。远远望去,皑皑白雪间,一栋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像一块块巨大的太阳能板,吸吮着温暖的阳光;走上村路,“出售牛奶草莓”、“买草莓进棚摘”等条幅风中舞动,招呼着八方来客;置身棚中,绿叶、白花、红果加上弥漫开来的沁人果香,构成了一幅袖珍版的春光美景图。

      听正在采摘的村民李大姐说,进入腊月,每天来买草莓的人都“挤爆了棚”。然而,在9年前,该村许多农民连草莓是什么味儿都没尝过。谈到变化,乡亲们异口同声,纷纷感谢他们的“草莓支书”韩永发。

      现年58岁的都力河村党支部书记韩永发,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这里人均耕地不足2亩,过去,乡亲们靠在大田里“”食,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心有不甘的韩永发,决心要闯出一条致富路。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都力河村对村民发包蔬菜大棚,韩永发不顾家人的反对,与袁东山等3户村民做了第一批承包户。经过努力,韩永发利用大棚种植的生菜、茼蒿、小白菜等蔬菜一年可收获三季。看到韩永发赚了钱,村民们也效仿着他种起了大棚蔬菜。

      1992年,韩永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都力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村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初次尝到大棚种植蔬菜的甜头,韩永发没有止步。2006年春节,他听说回家过年的村民于正生在辽宁省靠种草莓发了家,便打起了种草莓的主意。正月过后,韩永发到辽宁庄河大棚草莓主产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四处拜师学艺。回来后,他果断在大棚里换上了一顺水的草莓。可是等到草莓熟了,韩永发却高兴不起来——红红的草莓一点都不甜。“一定是土壤营养不够。”于是他又是施“锅底油”、又是埋“稻草灰”……鼓捣出不少招法,但效果都不够理想。

      在一次喝牛奶时,他突发奇想:“人体能够吸收牛奶,植物兴许也能吸收牛奶的营养吧?”敢想敢干的韩永发,有了这一想法,立马就去付诸实践。他圈出了一块实验田,试着在给草莓浇水时按比例掺入一定量的牛奶。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浇过牛奶的草莓秧开始散发出浓郁的果香,果实变得个大多汁、香甜可口。“牛奶草莓”上市后,独特的口感受到了广泛欢迎,价格是普通草莓的好几倍。韩永发回忆说:“那一年,我卖草莓的收入超过了10万元,比种菜强出许多。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不够,韩永发的目标是要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头羊”。那阵子,韩永发有意“显摆”,走到哪儿都不忘游说种草莓的好处。一次,韩永发卖完草莓拎着个空土篮子回村,正好遇见开着手扶拖拉机的同村村民李忠兴。这天,李忠兴心情特别好,因为拉到市场上的100公斤鲜鱼全都卖光了。“韩支书,你今天卖了多少钱呀?”李忠兴问。“不多,20多公斤,卖了900多元。”韩永发答。李忠兴一听就傻眼了,自己一车鱼还没韩永发的一土篮草莓挣得多。打那以后,李忠兴也扣大棚种起了草莓。

      和当年带领乡亲们种植棚膜蔬菜致富一样,韩永发又无私地将“牛奶草莓”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了大家,使种植草莓的农户越来越多,许多周边村屯的农民也都向他讨要“牛奶草莓”的种植“秘诀”。

      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户,同时也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红旗岭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韩永发和“两委”班子规划整合出112.5亩机动地,扣大棚建草莓园,然后再租赁给农户种植草莓。由韩永发牵头成立的红旗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向会员统一提供种苗和技术,并注册了“鸿新禾”商标商识,全面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和无公害化种植。目前,合作社拥有温室大棚50多栋,温室草莓种植面积达到11万多平方米,年产量超过260吨,发展会员近200户,人均纯收入1.5万多元。村集体也有了可观的租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