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屯的“扶贫经”

19.02.2016  09:43

      扶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何为精准?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党委书记赵龙举给出的答案是:把脉切中要害,施治直击病根。具体讲,就是解决贫困人员“三难”(住房难、看病难、生活难)问题。

      传统农民一辈子两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而对于贫困户来说,住房则是一个梦,一个凭自身一辈子也圆不了的梦。现在,范家屯镇来帮衬贫困户圆这个梦——全域城镇化。农村不再批准建房,村民搬迁进城,土地置换,政府买房你来住。相信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感动+激动,足以让很多贫困户讲上一辈子。

      平洋村是“整体搬迁”的范例:600多户村民,整体搬到范家屯镇“平洋社区”。总计7万平方米的楼房,村民按原来住宅面积1:1置换,自主选择大小,想比以前大些的,增加的部分按每平方米2800元购买;想比以前小一点的,政府按照同样价位返还。“土房”变楼房,劳动力大解放,村民纷纷出外打工,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平洋村原先的80多个贫困户一下子减少到11个。解决“住房难”一箭双雕。

      看病难是“三难”之最,一场大病就能跌回贫困线。范家屯通过三项举措来解决这个老大难:一是能保尽保。把农民全部拉进医保行列,全镇新农合参合人数接近100%。二是贴高就高。城镇化后能交城市医保的尽量交城市医保,因城市医保报销比例高。三是基金帮忙。农村医保能报销75%左右,但对于贫困户来说,剩下的25%左右也无力支付。镇里提前想到了这一点,成立了慈善基金会,资金常年保持在100万元左右,患大病的贫困户,最少能得到1万元,最多补助5万元,“近水解近渴”。同时,通过“大病救助”再提供一块。多措并举,力争阻断“因病致贫”通道。

      “生活难”指的是日常开销入不敷出。对于有劳动能力、没有就业门路的贫困户,范家屯开出的药方是“技能培训”。该镇党委书记赵龙举说:“今年开春我们打算拿出2000万元,整合两所学校,一所变成实验基地,一所变成培训基地,让贫困户免费参训,培训费用向用人单位收取。”孟家村的“技能培训”已小有斩获,去年让3个贫困家庭领到焊工证和电工证,高高兴兴地出外打工,每月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学费是家庭的主要支出。对于贫困家庭,范家屯设有助学基金,学生每学期至少得到1000元钱。有的村还从合作社集体收入中提出一部分资金,补贴贫困家庭学生。

      增加日常收入,是解决“生活难”的常态化渠道。范家屯在实施全域城镇化中,将村民搬迁后的土地集中到合作社,通过土地复垦、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让村民年年得租金、有“分红”,即使贫困户没有能力工作,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孟家村还优先安排贫困户到合作社打工,一天一结算,农忙时,每人每月最多能挣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