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两会”才是人民的“两会”

29.01.2015  16:23

  

素心做人

  

  据媒体报道,在1月27日召开的河南省“两会”上,不仅没有了红地毯、没有了鲜花,部分政协委员还自备了洗漱用品和拖鞋等生活用品,避免了许多的浪费,也减少了相应的开支。笔者以为,小小的细节体现出令人欣喜的改变,这体现出经过两年的努力,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会风已经形成。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节俭既是美德的体现,也是生活的需要,在没有物质可供浪费时代,浪费被视为一种犯罪。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勤俭节俭逐渐被视为小气,大手大脚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甚至一些地方的“两会”,也变得铺张浪费,“两会”似乎变了一些味道,地气儿没了,洋气儿重了,离群众也越来越远了。

 

  “两会”是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群众行使权力,社会贤达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使命是光荣的,责任是重大的,性质是严肃的,而会议本身无比庄重的。两会的庄重不应该是会场的华丽,食宿的高档,更应该体现在审议表决的严肃性和参政议政的规范性。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出来代自己表达观点,行使权力的代表。政协委员是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优秀代表。作为社会贤达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本身就肩负着引领社会风尚、引导社会风气的作用,其言行往往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带动作用也十分巨大。正因如此,群众在关注会议进程的同时,也在时刻关注着会议的会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的令行禁止和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效遏制了奢靡之风,使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重新得到回归。两年来的事实证明,勤俭节约的风气,特别节俭的会风,得到了媒体和广大群众的一片赞许。从中央到地方的“两会”大多取消了鲜花、地毯等不必要的形式,大幅度地压缩了会务、住宿、餐饮等方面的开支。两会变的更加节俭而高效,显著的变化让群众感受到更加亲切务实的“两会”,更加贴近群众的“两会”,更让广大群众感觉到这样的两会才是咱老百姓的“两会”。(编辑/杨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