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提早大幅调整种植结构

01.03.2017  18:35

  签订单,购种子,买材料……尽管距离春耕还有两个多月,然而春节刚一过,舒兰市就开始行动,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应对由于玉米价格下跌给农民造成收入减少的不利局面。

  截止到目前,从村屯、乡镇上报到舒兰市农业局的情况显示,今年,舒兰市调减玉米面积7284.47公顷,占去年旱田总面积的7.7%,调减总量比去年提高4.13个百分点。这一幅度在舒兰市种植结构调整历史上是非常大的。改种的作物有水稻、杂粮、大豆、中草药、瓜果蔬菜和其他经济作物。

  位于法特镇法特村的舒兰市龙兴佳家庭农场主都兴海,这几天正在忙着从种子公司购进水稻种子的事。“去年,我种了60公顷玉米,基本上没挣着钱,白忙了。所以,我今年计划把其中适合种水稻的30公顷旱田改成水田,估计年底能增收30多万元,这样就基本能把去年的损失挽回来。这30公顷水田需要的水稻种子,年前我就预定好了。”他说。

  不仅农户在行动,合作社和涉农公司都在动。溪河镇的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兴宝,这几天忙着和玉米农户签订旱改水土地流转手续。“因为不挣钱,今年很多玉米农户都想把地包出去,然后外出打工。我们合作社就抓住这个机会,计划新增旱改水面积110公顷。目前,我们已经和农户签订了60%的地,剩余的这几天就能签完。”他说。

  吉林市圣基实业有限公司是舒兰市一家月见草加工企业。这几天,公司原料采购部门的员工忙着和100多户农户签订月见草订单种植合同。“今年,公司抓住种植结构调整的机遇,在舒兰市新增200公顷订单种植面积。这新增的土地原来是种玉米的,今年改种月见草。预计每公顷给农户增收8000元到1万元。”公司负责人说。

  据舒兰市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舒兰市能够提早行动,大幅调整种植结构,得益于三个因素。一是“舒兰大米”品牌发挥效应,旱改水种水稻成为舒兰市今年调整种植结构的最大品种。二是龙头公司、合作社和大户发挥带动作用,为调整品种的普通农户提供了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支持。三是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在项目选择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近日,舒兰市已经确定并启动了370公顷高标准生态水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具有旱能灌、涝能排,单产量提高5%的高产稳产标准的前期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同时,舒兰市将在法特镇西良村建设50栋50亩大棚、在溪河镇溪河村建设100栋150亩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目前正在做地块选址工作。    (江城日报记者/常学文 编辑/李波)

版权声明: 松花江网是江城报业在互联网上授权发布松花江网、《江城日报》、《江城晚报》新闻的唯一合法媒体,欢迎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转载,但务必标明出处“松花江网”和作者姓名;吉林市范围内网站若要转载,必须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如若违反,松花江网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能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