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强基层堡垒引领脱贫攻坚——通化市加强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初夏时节,走进柳河县红石镇四清村,一幅幅和谐宜人的新景观映入眼帘:18栋温室大棚里的草莓植株旺盛,240亩果园的苹果树郁郁葱葱,村道两旁的花草树木生机盎然,兴村裕民的光伏发电和内联外通的道路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好一个环境整洁、绿水环绕的小村庄。几年前贫穷落后的四清村正在经历着华丽转身,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为贫困村发展“把脉问诊、对症下药”。
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通化市掀起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进脱贫攻坚的热潮。市委书记金育辉强调指出,要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作用,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超常规的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目前,通化市仍有28077名贫困人口,贫困村占全市行政村的十分之一,确保全市贫困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异常艰巨,责任重于泰山。2016年以来,通化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精神,把强力保障脱贫攻坚作为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压实脱贫责任、抓好统筹谋划、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推进规范化服务建设五措并举,以党建强力保障脱贫,以脱贫有力带动党建,使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双赢共进。
压实领导责任,着力在强化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担当上精准发力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在各级党组织书记。党组织书记是管党治党的领头人,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落实好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才能落实。市委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通化“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从严从实抓好党建责任。
——建立脱贫攻坚责任制。市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推动党抓扶贫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成立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的主体责任、各部门(单位)的包保责任和各党员干部的帮扶责任,落实50项具体脱贫任务,构建起市负总责、县为主体、乡村落实、部门联动的脱贫领导机制。2016年,市级财政预计投入4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扶贫开发工作。柳河县财政确定了从2016年-2018年三年不变,每年在年度预算中列支1000万元用于全县扶贫开发工作。
——层层压实脱贫攻坚任务。市、县、乡、村分别向上级递交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定期通报脱贫攻坚进度,加大问责问效力度,开列清单、倒排工期、挂牌督战,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形成四级书记齐心协力抓脱贫的工作格局。坚持把县级作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推行脱贫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位,打通脱贫举措落地瓶颈,督促各地集中精力抓好精准识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具体工作。目前,全市围绕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健身广场、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建设,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电商平台等产业,共谋划脱贫项目232项,总投资1.4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7项,总投资7975万元,产业项目85项,总投资6485万元。——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29名市级领导干部每人带头挂点联系帮扶一个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包保5户贫困户,一帮5年,直至脱贫任务全部完成。市县乡三级558个部门、11211名干部参与包保工作,实行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确保每个县(市、区)都有市级领导联系,每个贫困村都有部门挂钩,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做好统筹谋划,着力在构建脱贫攻坚新格局上精准发力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015年12月,市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脱贫攻坚战中实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党员参与帮扶的方案》,明确了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其中,抓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
——围绕“扶持谁”,开展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为进一步精准识别找准对象,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全市共派出11211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综合考虑教育、健康、住房等因素,采取“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的方法,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再识别和再认定。同时,认真把好群众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示监督关、审核确认关,严格执行工作程序,挤出水分,精准识别贫困户,确保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落,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摸底识别后,将全市28077名贫困人口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围绕“怎么扶”,开展精准帮扶。在完成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市、县、乡三级党员干部一对一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行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挂钩,对贫困村、贫困户实行差异化、精细化、“滴灌式”帮扶,推动项目、资金、力量精准帮扶到位。精准实施“七个一批”脱贫攻坚,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结合生态保护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医疗保险脱贫一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