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就不脱钩
城市晚报讯 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新年伊始,全省各地迅速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立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切实形成扶贫工作主力,确保脱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省商务厅对这次脱贫攻坚工作非常重视,厅长丛红霞表示,全厅上下进行了动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按要求研究了帮扶的办法和措施。目前,省商务厅已把贫困户落实到全厅每一位机关干部,切实做好一对一帮扶工作,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做好集体帮扶,建立长线联系,做到精准帮扶。
靖宇县景山镇崇礼村和光明村由省农委包保,省农委主任李国强说,按照领导带头,分管领导分线抓,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正高级农艺师、研究员直接包户的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的工作责任制,省农委将从产业开发脱贫、致富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结对包保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落实推进包保任务。
“贫困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我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转变作风,搞好结合,形成合力,最后达到准确脱贫的效果。”梅河口市委书记王爱明表示,面对全市16个贫困村,13254贫困人口,梅河口市要在2017年年底实现脱贫目标。
大安市有4.5万农民还没有摆脱贫困,占农村总人口数的16.2%。面对这场脱贫攻坚战,大安市迅速采取行动,施行包保责任制,不脱贫,不脱钩。大安市财政局副局长孙艳明表示:“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两种措施,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我们为他们提供大棚种植技术和销售的渠道;对于劳动能力比较弱的,我们帮扶他们发展像养羊这样的圈养类型的养殖业,让他们在家里就可以达到提高收入的目的。”
在双辽市服先镇五一村,包保组走访困难户,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研究脱贫办法。镇党委书记梁军告诉记者,省领导深入调查研究,进行了座谈,又走访了群众,提出了通过路网建设、中低田改造、网络建设等途径,帮助他们早日脱贫。今后将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不等不靠,积极主动,选好产业,抓实抓好抓到位,让乡亲们尽快脱离贫困。
在柳河县罗通山镇福民村,包保组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确定了发展烤烟种植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省、市、县领导挨家挨户走访困难户,让村党支部书记姜万兴备受鼓舞。姜万兴说:“我们将因地制宜,结合贫困户情况和六个全面的脱贫措施,争取在三年内,让贫困户脱贫。”
城市晚报记者 李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