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 长春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迪瑞医疗、广泽地产分别在深圳、香港敲响开市钟;物流业实现高达1.7万亿元的社会物流总额;城市商业综合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不断壮大……2014年,在外部环境复杂、困难矛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长春服务业仍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占据长春经济半壁江山。2014年,长春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实现218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40.5%,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预计完成185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强,同比增长10%。
活力日渐释放。201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217.6亿元,同比增长12.6%,远远跑赢7%的GDP增速。
内部结构持续优化。2014年,以“新服务领域,新服务模式;高文化品位、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质量”为主要特征的长春现代服务业增速超传统服务业4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5.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对全市贡献不断加大。2014年,长春服务业对全市新增就业人口的贡献率超过60%;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67%,对地方可用财力的贡献率超过55%。
三大板块领跑服务经济
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战略的实施,首先催生的,就是深度契合两大产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4年,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全面领跑长春服务业发展。
现代金融业方面:全市引进域外金融机构3家。2户企业上市,5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金融保险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13%,在服务业各行业中列首位。
现代物流业方面:全市社会物流总额预计完成1.7万亿元,同比增长9.8%;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9.5%。
另外,随着生态文明战略的深入实施,长春文化旅游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2014年,全市文化旅游业预计实现总收入85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超过200亿元。
新兴业态不断壮大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吸引了大批高端新型业态集聚。
2014年,长春城市商业综合体、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高端领域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净月高新区东北亚总部基地和长春南部新城金融总部基地两大发展区域,大商业、大商务氛围日益浓厚。
区域发展呈现示范化。目前,长春市已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国家级汽车服务外包基地,净月高新区成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级信息消费试点区和首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本地电商平台迅速崛起并发展壮大。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820亿元,增长30%,电子商务企业超过200户,个体网店达3.5万户。
编者按 201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外部环境复杂、困难矛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长春市委、市政府科学预判、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深入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战略,加快构建“两新四高”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呈现勃勃生机,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增长格局进一步稳固。
今起,本报将推出《2014长春实践工业服务业“双拉动”战略系列报道》,深度剖析新常态下长春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原动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已经海关总署批准,正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
重大项目拉开服务经济新格局
在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个个服务业项目也在不断落位、建设、投产,成为长春服务经济新的支点。
2014年,全市滚动推进5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涵盖了商业综合体、现代物流、商务商贸、文化产业等领域,项目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目前,诺睿德国际商务广场、金达洲汽车贸易物流园、五洲国际广场等46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超过92%。
总体看,这些项目空间布局相对合理,集聚带动作用突出,对增加就业岗位,拉动居民消费,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等贡献巨大。
特色商街已具雏形
按照“改造提升老街区、开发建设新街区、重点创建名街区”的要求,2014年,我市启动了特色商业街区打造工作,力争通过特色街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升级。其中,重点打造了净月区“巴蜀映巷”商街,该商街移植了“四川宽窄巷子”的规划理念和经营理念,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2015年上半年可实现部分川渝美食、名酒、特产以及国际品牌快餐等入驻营业,初步形成“宽窄巷子”的特色商业氛围。
相对于生产要素密集的制造业,服务业更加注重资本、智力等软要素的集聚,自2013年起,我市就启动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建设工作,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并成功推动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启明软件园等10个园区成为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目前,全市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投资规模超过14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70亿元,吸引入驻各类企业超过2000户,解决就业近5万人。
2014年,我市又有一大批重大服务业项目科学落位,如高新南区CBD项目,绿园区永泰城、新城吾悦广场,经开区际华集团长春目的地中心项目等,这些项目不仅填补了区域空白,而且将丰富区域商业业态,提升区域商业服务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带来的不仅是项目本身,更是一个优良载体。2014年,我市以服务业重大项目为依托,成功引入了长春微软创新中心、软通动力智慧城市和软件外包项目等高端项目。
服务业,已然成为长春经济的常态。未来,在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战略的支撑下,长春服务业还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 杨洪伦 )
(责任编辑:杨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