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育人载体品牌 彰显民办教育特色

28.11.2017  19:37

  为完成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的重要使命,多年来,长春建筑学院坚持以立项活动为载体,注重载体创新,创建活动品牌,放大品牌效应,着力让立项活动在立德树人工程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矫正,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收获了丰富教育成果。   一、建设一站式党政服务平台,提高学校服务师生效率。为推进管理服务模式的改革,改善师生办事环境,提升为师生服务的效率水平,本着发现问题、提升水平、一站服务、惠及师生、公开透明、限时办结”的总体原则,努力让师生“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学校决定增设党政服务中心机构建制,成立“集中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协同化办理、智能化运行”的党政服务大厅。大厅总建筑面积1200㎡,由导览区、东服务大厅、西服务大厅、主任办公室、自助服务区等空间共同组成。一站式大厅设立33个服务窗口,133项服务内容,为师生提供“一站式”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坚持“七化”工作目标,即业务推广信息化、窗口服务功能化、办公环境温馨化、接待服务人性化、岗位培训制度化、业务考核机制化、监督投诉公开化,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受到校内外关注,多家媒体给予多次报道,现已成为学校一大亮点。6月15日省委组织部、高校工委举办的处级干部培训班进行专题调研考察。   二、举办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扩大学校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和影响。2015年学校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今年9月15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暨第四届“华灿奖”颁奖仪式在学校国际学术中心成功举行。本次论坛是由民革中央、民革吉林省委和吉林省教育厅主办,长春建筑学院承办。论坛以“创新创业与大学使命”为主题,云集了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10所台湾顶尖大学校长,及国内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院士等国内知名校长发表演讲。两岸70余所高校校长、嘉宾和在校师生千余人出席了论坛, 是一场思想交流、经验分享、增进友谊、深化合作的教育盛会和学术盛宴。论坛巩固了2015年首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的成果,凝聚了两岸大学间更广泛的共识,为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论坛现已成为海内外颇具影响的品牌论坛。   三、开展专业领域前沿图书评鉴活动,浓厚学校读书文化氛围。为使学校在专业行业中,发现前沿、学习前沿、讲授前沿、引领前沿,今年五月,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第二届专业前沿领域前沿图书推荐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校内专家和邀请校外专家召开品鉴大会,评出专业领域前沿图书,由图书馆集中建立专门书屋收藏,并在师生中开展品签书香系列读书鉴赏活动,通过活动,使广大师生拓展了知识视野,提高了专业素养、提升了创新意识,此活动浓厚了学校读书文化氛围,受到师生好评。   四、开展“三个一百”工程活动,强化师生社会责任意识。校党委指导校团委于2005年启动了“三个一百”工程,号召学生在校期间听百场讲座、读百本经典名著,参加百小时青年志愿服务。学校开辟“三筑”(筑基、筑业、铸魂)大讲堂,设定专项经费,要求各分院、部门每月至少举办2次涵盖人文素养、传统文化、专业前沿、成功名人事迹等讲座;每学年由学校团委组织学生推荐喜欢的经典书目,学校负责统一采购,通过开展“品鉴书香”系列读书鉴赏活动、“扬帆书海”读书月活动等,让更多的学生阅读经典书籍,增强学生的人文组织修养;百小时青年志愿服务,由校团委组织,极光青年志愿者协会实施,现建有服务基地42个。按照省高校工委组织工作重点任务,关于积极与就近街道社区对接建立本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站的要求,校党委主动与所在奢岭镇党委沟通联系,在学校附近的幸福村、普安村等10个村镇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站。2006年中宣部舆情信息刊发了“三个一百”工程做法,2007年作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三个一百”工程对培养大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注法治、关注伦理、关注人生,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五、加强实践育人工程建设,创新人才能力培养体制。2016年,省教育厅将学校列为全省9所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学校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培养、全面发展”为育人理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习、实训、实战”四实实践教学体系。今年投资1000万元,在校内建立改造了38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建设及联合毕业设计空间,在不同专业试点3+1培养模式,并将实践教学的一课堂与二、三课堂紧密结合,设立二课堂实践学分。学校将学生的二课堂品牌活动,如创新创业、学生竞赛、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三个一百”工程、“品鉴书香”、社会活动等列入二课堂实践学分体系之中,创新实践育人的良好体制机制。

 

作者:吴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