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达76%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焦梦 实习生范安琪)10月17日是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世界第23个消除贫困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如何评价中国的减贫进程,又如何评价中国为实现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承诺?中国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上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接下来的减贫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对此,记者专访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霭洁(Ms. Agi Veres)。
记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并提出到2020年农村7000万贫困人口脱贫、所有重点县全部减贫摘帽的目标。那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如何评价中国的减贫进程呢?
文霭洁:中国在扶贫开发工作的进展对于全球减贫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发布的《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年)》报告中指出,中国提前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1990年到2011年,帮助4.39亿人摆脱贫困。除此之外,中国还完成了多个千年发展目标,包括普及初等教育,饮用水安全卫生和降低儿童死亡率等方面。
虽然有包括孟加拉国、马拉维和巴西在内的20个发展中国家也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1,但同中国相比,这些国家的总体规模要小得多。据估计,至今为止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率达到了76%。
这些成果归功于中国政府的重视。比如,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全国减贫措施。1994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减贫计划——《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出台,该计划明确阐述了减贫目标、面向人群、具体措施和截止期限,帮助8000万人口摆脱贫困。自2000年以来,又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除此之外,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一个非常特殊也极为关键的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巩固扶贫工作。这类政府机构在其他国家很罕见,这也反映出中国对扶贫工作的重视程度。扶贫款项连续增加、更优惠的政策在不断地实施,这些都为实现中国国富民强创建了一个更加便利的环境。
在过去的30年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诸如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合作等手段,采用全面的、创新的途径,向中国提供援助,直指贫困问题的根源。比如,早在199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49个县,17个省及自治区推行小额信贷。目前我们依旧在向贫困和低收入人群提供援助,并推行更创新的途径,包括信用合作社、代理银行和手机银行等,其中有许多途径是专门面向少数民族女性开设的。
(责任编辑:贾晓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