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中职教育新景象——多元教育体制给学生更多选择

14.01.2016  12:14

  随着技能高考、五年一贯制、3+2分段培养、农村学生免费读中职等一系列职教新政的出台,通化市中职学校招生回暖,呈现出一番新景象。   近年来,通化市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注重一体化教学、数字仿真模拟教学、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培养出的学员成为企业的“香饽饽”,这种良性的发展态势,让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日渐增强。   通化市职教中心在日常教学中探索出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方法,达到“教中做、做中教、教做合一”和“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的目的。通化市职教中心党办主任宦宝玲说:“教师和师傅身份的转换,教室和实训场地的转换,学生和学徒身份的转换,这些新转变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实训的场所,进而实现了实践反哺理论的教学方式,一味的讲理论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进入操作实训阶段之后,学生会发现自己有哪些理论不足,老师再回头进一步深化,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   这种“实践反哺理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刘宇佳说:“我觉得我们现在这种学习方式很好,比较注重动手能力,如果我们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就带着问题回来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可以更得心应手。”   通化市职教中心全面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培养,做到瞄准市场设置专业,以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速对口专业人才培养的进程。职教中心教师说:“就是因为我们依据企业用人的需要来定位培养人才的规格,在宣传招生的时候有意愿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那么学生选择之后他就知道他将来的发展和就业方向,企业随时介入,也会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技能知识提供一个有效补充。”她还告诉记者,很多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存在偏见,所以学校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诚信道德培养。一个学生知识的欠缺,可以在实践中去弥补,但是他品德方面的不足,在将来的工作当中可能没有弥补的机会,所以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专业技能之前。   三年来,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培养毕业生800多人,就业率达到98%。  

 

作者:孙宇飞